文/林少雯
「柳家燕」這則故事,出自《聖師錄》這部古籍。
這個感人肺腑的雙燕故事,發生在元朝元貞二年,當時在燕地,也就是現今的河北,有一戶人家主人名叫柳湯佐。柳家的屋簷下,有一對燕子來築巢,母燕在燕窩裡下了幾顆蛋,夫妻倆正準備要養育下一代。
有一天,柳湯佐家人發現屋中出現蠍子,那晚,家裡的人就持著油燈到處找尋蠍子。燕巢裡的雙燕因此受到驚嚇,雄燕不幸從巢中摔落地面,說時遲那時快,柳家飼養的一隻貓立刻撲了上去,將燕子叼走了。
柳家人見發生了貓吃燕子的「命案」,實在也無可奈何,只能對雌燕寄予無限同情。失去愛侶的雌燕無論如何悲傷哀鳴,也喚不回丈夫,徬徨無助的牠,只能獨自守著巢中的幾顆蛋,將蛋孵化,再不辭辛勞地去找小蟲來餵養小寶寶。少了雄燕一起撫育幼雛,雌燕的辛苦自然是加倍的。
好不容易,嗷嗷待哺的小燕子身上的羽毛豐滿了,燕媽媽開始教孩子飛翔。學會怎麼飛的小燕子,很快張開翅膀拜別母親,自力更生去了。沒多久,雌燕也飛走了。
第二年,雌燕又來到柳家屋簷下的舊巢,在巢中住了下來。柳家人發現巢中有兩顆蛋,以為雌燕如今有了新的家庭。趁燕子出去覓食時,爬上燕巢一窺究竟,卻發現,原來是去年孵出小燕子後殘留的蛋殼。從那時起,春來秋去,持續六個寒暑,雌燕每年都獨自飛來舊巢,孤身守巢,緬懷雄燕。
鶴子聽到這隻雌燕的故事,感懷牠的情深義重和貞烈性子,寫詩嘆曰:「雙雛誰倚隻身棲,獨返家山海霧迷;故侶雖亡遺壘在,年年不忍補新泥。」
雌燕的心情,可想而知,有情眾生皆因有情識,用情深,也為情所苦。燕子的用情,堪比人類,同為有情者,人們應多加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