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心真好!我發心吃飯,會吃得很飽;我發心睡覺,會睡得很安然;我發心做事,會做得心甘情願。我不需要別人呼喚,就會主動發心,儘管是艱苦、吃虧,沒人要做的事,我也能發心。圖/Pixabay
佛光山圓福寺位於嘉義市東區,寺院平日除了舉行例行法會,也定期義診、舉辦校園講座,並設有社區大學、開辦佛學講座等豐富多元的行事。
圖/佛光山圓福寺提供
文/星雲大師
發心真好!我發心吃飯,會吃得很飽;我發心睡覺,會睡得很安然;我發心做事,會做得心甘情願。我不需要別人呼喚,就會主動發心,儘管是艱苦、吃虧,沒人要做的事,我也能發心。
初到台灣,我掛單中壢圓光寺,每天替寺裡打六百桶井水,供給寺院八十人的吃、用、盥洗。由於沒有大水缸裝水,所以我分三次提水,一次大約提兩百多桶。我的動作很快,桶子才入井裡,立刻就提上來。因此提水的時間,前後加起來不到兩個小時。
過去我在大陸叢林裡擔任行堂,六年來從沒有喊說我不做了。由於工作做久了,經驗豐富,行堂起來自然駕輕就熟,到最後那些碗筷似乎都已聽我的話,只要我的手一揮,它們都會跟著我走呢。
每逢初一、十五行堂,為人添菜,平時對我好的人,我不必看桶子,就能舀起一塊豆腐給他;平時對我不好的,杓子一入桶子,只聽到「撲通」一聲,舀上來都是水。(眾笑)童年、青年時期難免有這種分別心。雖然如此,我還是懂得發心的意義。
日常發心 培養福德
我在中壢圓光寺,每隔一天,就要拉「犁阿卡」(台語,即「拉車」)到十五里外的鎮上買菜。每去一次,來回就要花上一個小時。不少人掛單在圓光寺,照理說,工作應該由大家輪流做,但是每當輪到其他人,他們就說:「星雲,你力氣大,就你來做吧!」我的力氣確實很大,因為我有發心,更何況我不做,誰做呢?
有一次碰上下雨天,路面泥濘,車上載了三、五百斤的米、油、鹽,上坡時,拉不上去又滑了下來,反復數次之後,由於使力過猛,竟然嘔吐。於是我蹲坐一旁,稍作休息,這時突然領會到:「原來這就是有力氣!」佛門「發心為首」,我能發心就有力氣。做到會嘔吐的事情,別人不肯做,我肯,當然就有力氣。
選忙?選閒?清閒不一定好,忙才有意義、才有成就。選苦?選樂?快樂人人要,痛苦沒人要。在佛門,有些小廟負債,想要轉手,又苦於沒有買主,最後拜託我買下。例如基隆極樂寺、嘉義圓福寺。但是往往買下之後,才知債務豈止這些?雖然如此,我還是覺得,吃虧就是福,吃虧就能成就。
人人都選擇有利於己的,誰願意選擇吃虧?但是即使你選擇當皇帝、皇后、中國小姐,也不可能立即實現啊!所謂「升天要有升天福,求仙未必能做仙」,福德因緣是要靠平日發心培養的。
各位過去世或者與佛教有緣,或者是初入佛門,都不要緊,重要的是今生要培養福德因緣。
順治皇帝說:「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出家之後又還俗,實在可惜。過去有一位徒眾,出家幾年後,慨嘆父母始終沒有發財,因而對出家功德感到懷疑,決定回俗家賺錢。我說:「回家就能發財嗎?這不合因果!發財有發財的因果、健康有健康的因果、聰明智慧也有聰明智慧的因果。」據說他出了山門之後並沒有還俗,被人找去殯儀館做經懺佛事。我聽了,心想:「糟糕,怎麼墮落成經懺鬼?」往後又聽說他做不下去,到報社當送報生,我一聽,心裡感慨萬千:「怎麼愈來愈可憐!」
有人說佛光山制度很好,但還是有人不能安住,這種情形在佛教裡叫做「五衰相現」;天人福報享完,就開始出現衰亡現象。
心安,一切都平安;心有,宇宙萬物都是我的。過去在宜蘭,睡覺時連腿都無法伸展,大家不也住得很快樂?反而現在床鋪大了,還睡得不安穩。
直下承擔 即刻擁有
我從來不叫別人出家,過去有人到佛光山請求出家,我問他:「為何你要出家?」他說:「我喜歡。」也有人問:「出家要多少錢?」我說:「出家又不是賣身,怎能論價錢?既然你想出家,我就出一個問題考考你,看你合不合格。」我問他:「倘若你在這裡出家了,你覺得佛光山是誰的?」一般人的回答和他一樣:「星雲大師的。」我說:「如果佛光山是我的,你在這裡出家,怎麼能住得安穩、快樂呢?」所謂:「桃源雖好,不是久戀之鄉。」在五星級飯店住久了,也會感到不歡喜。
所以,佛光山是誰的?是我的!要有這種想法。直下承擔,世界、宇宙即刻就是自己的。大家可以隨意欣賞夕陽、月色、美景,它們不就是人類的嗎?倘若不敢承擔,它就永遠不屬於你。
當然,「有我」在佛法裡是不究竟的,學佛應該「無我」,但是修行的過程中,「有我」也是重要階段,例如我的正見、我的正言、我的正念、我的正心。
道心堅定 珍惜現有
我常說:「佛光山的出家人,各個都是歡喜來出家的。」妙士法師在大陸弘法,有人問他:「小姑娘!那麼漂亮,怎麼跑去出家?想不開嗎?」過去出家人給人的印象就是想不開才出家,但是現在已經不是了。我佩服妙士法師,出家十七年來,不為五彩繽紛的世間所動搖,很有道心、道格、宗教情操,具足善根。
心中要有「我的」,佛光山是我的,再好的寺廟我都不會去;佛教是我的,我就不會信天主教、回教、基督教;師父是我的,我就不會再去拜別人做師父。如同我有父母,怎麼能再去認別人做父母呢?
我小時候長得胖嘟嘟的,人見人愛,甚至還有人要我做他的乾兒子。我心裡很納悶:「連母親我都放下來出家了,為什麼我還要做你的乾兒子?」所以,我非常看不起佛光山少數出家眾,做別人的乾兒子、乾女兒。自己的父母都能放下來出家,為什麼還要別人做你的父母呢?自己已經擁有很大、很多了,還想再擁有什麼呢?應當珍惜現前所有。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