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出家真諦 星雲大師 |2022.08.06 語音朗讀 360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宜興祖庭大覺寺的佛陀行化圖。 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求那跋摩,北印度人,十八歲時有相士預言:「你三十歲將掌一國大權,若不慕世間榮華,出家當證聖果。」求那跋摩二十歲出家,精通九部分教,博通《阿含》,誦讀佛經百萬多言,精通律藏及禪法,人稱三藏法師。三十歲時,罽賓王薨,群臣禮請原為王子的求那跋摩還俗繼承王位,但遭到婉拒。後來他到闍婆國(爪哇)弘法。抵達前,國中太后夢見有高僧前來,故對他甚為禮遇,並求受五戒,太后勸國王說:「你我有緣為母子,今我已受戒,我兒對佛法仍末起信,恐今後再無得度之因緣。」王迫於母命受戒,但逐漸信受,後因鄰國進犯,王問求那跋摩:「今敵國進犯,我若出兵迎擊,必傷亡慘重;若不抵抗,又有存亡之危,該當如何?」求那跋摩答道:「寇兵進犯,自然須防禦,唯應以慈心禦之,不以殘害而殺。」開戰未久,敵軍敗退,國王卻受了傷,求那跋摩以持咒之水為王洗滌傷處,傷口隔天便平復。王對求那跋摩愈發恭敬,欲出家修道,告知群臣另立國君。群臣大驚勸道:「王若出家,臣民將頓失依靠,今邊境強敵環伺,若無王之福德蔽蔭,恐將失卻疆土,請王憫念您的子民,我等以死至誠祈求。」國王無奈,要求眾臣應允三事:一、國土皆可供養僧人;二、全國嚴禁殺生;三、儲蓄皆賑濟貧窮病苦。群臣歡喜答應,人民都依止求那跋摩受持五戒。佛光山短期出家修道會是提升信仰的方便法門。 圖/資料照片釋初參曰:經典中只見捨卻王位而出家度眾的事蹟,尚末有出家參與政治以度眾生之記載,否則世尊成佛後,何不回國接掌王位,如此既是法王,又是國王,不是更利於造福國家、救度眾生嗎?這是值得我們深思之處。當知唯有出家修行,求得真實的覺悟,才能令愚痴眾生消除煩惱業障,得到真正的救度。王位權勢,人皆所愛,出家人不應迷失於結交權貴,捨本逐末,而忘卻救度眾生之出家真諦。唯有出家修行,求得真實的覺悟,才能令眾生得到真正的救度。 圖/資料照片 前一篇文章 【叢林風光】禮懺修持 人生無限希望 下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出家功德殊勝行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贈《365日》 泰國上議院珍藏2025.10.2402【城市浮光】 從大阪萬博看台灣2025.10.2403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 抗老化少碰加工食品2025.10.2404佛光山東禪寺優異 幸福村角逐雪州最佳新村獎2025.10.2405泰山佛光童軍 重陽送暖2025.10.2406印度沙彌學園新生出家 承續法脈2025.10.2407【時事必考題】危機再起2025.10.2408電磁波之應用2025.10.2409【走讀城鄉】 從台北機廠到國家鐵道博物館2025.10.2410【翰墨清韻】2025.10.2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 發菩提心 走上覺醒之路【叢林風光】叢林修持 體證道在當下【叢林風光】薪火傳燈 叢林傳承與開展【叢林風光】叢林迎新 學修並進 成就菩提【叢林風光】心無罣礙 找到生命的方向【叢林風光】 叢林佛子走出去 暑期實習 體證佛法真味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