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眾學部師生於學期圓滿之際,一同禮懺修持。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入口一隅。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110學年度下學期圓滿之際,男眾學部師生一同禮懺修持。連續10天虔誠禮拜《梁皇寶懺》,不僅為自己培植福德,更為教育功德主、僧信二眾、全球有志青年及世界和平祈福。同學們也多方學習,從壇場布置、香燈、接待等一手包辦,將課堂所學盡情發揮。
發菩提心 修善法成就佛道
十卷的《梁皇寶懺》,禮請十位男眾師兄長主法、開示。男眾學部院長慧昭法師開示,懺悔就是把自己的過失如實說出,並請求原諒。只要能透過懺悔來改過,人生就有無限希望。
修持監院室監院慧思法師則提醒同學,修行要「聞善言能著意」,修善法的目的,是為了成就佛道,進一步廣度眾生,方為正精進。寺務監院室總務組組長慧柏法師勉勵同學,要在充滿無常的生命裡發菩提心。
師長們分別就緣起、懺悔發願、解冤釋結、祈福消災、供養、報恩、自利利他、六度的修行等不同主題,予以開示勉勵,期許同學在拜懺得清淨的同時,對懺文有進一步的認知與體會。
學生心得
專修部二年級/慧千
隨著懺文與開示的內容,慚愧自己過去因不知不覺而造下的過失,希望透過禮拜懺法,懺悔每個當下、念頭,進而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與人廣結善緣,避免傷害他人,因為,結緣總比結怨好。
專修部一年級/慧璞
《梁皇寶懺》卷七,引領我們一一代六道眾生禮懺,尤其將三惡道的眾生分得很仔細,當時曾動念,為何不一次禮拜懺悔?後來轉念,如果今天我是惡道中的眾生,也會希望有人可以為我這一道,甚至是為了我而禮佛。做了這樣的思惟以後,就有了動力,因為拜懺,已經不是我個人的事了。
專修部一年級/謝城霖
主法開示提到,眾生為何會造這些業?因為無明、不了解而有了造作,進而產生業,讓我們去承受這些業所引發的痛苦。當了解苦的原因,就不會再去造作這些苦的因,而能找到滅苦的方法,用八正道來規範自己的人生。
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 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