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防疫措施鬆緊 審慎拿捏調整

 |2022.07.25
6404觀看次
字級

台灣近期疫情趨緩,防疫措施及邊境管制逐步放寬。而全球新一波疫情正在延燒,如何拿捏鬆綁時機與開放幅度,兼顧疫情防控與經濟振興,是新任指揮中心指揮官的一大考驗。

指揮中心上周放寬口罩禁令,規定騎機車、腳踏車、戶外空曠處工作,以及散步時均不必戴口罩;另自七月二十五日起,開放六類外籍人士可請領簽證,順利入境。顯然是在疫情緩降之下,希望藉此恢復觀光產業活力,達到振興經濟與提升就業目標。

從回歸正常生活角度,鬆綁防疫措施,無疑是必然之路;特別是年底九合一選舉將屆,執政當局為了衝刺「政績」,更需要藉助類似的政策組合拳,來爭取民眾的支持。

目前台灣每天仍有兩萬多人確診,疫情仍處於嚴控階段,如過早鬆綁管制,勢必增加感染風險。尤其傳播力極強的變種病毒株BA.4、BA.5已入侵本土,隨時可能爆發社區感染,形成新一波的疫情高峰。

更不能掉以輕心的,是近來全球疫情突然飆升,歐洲一周內增加近三百萬確診病例,美國和中國大陸疫情仍在持續,鄰近的日本新增十五萬例確診個案,再創新高,韓國也新增七萬多例,是近三個月來的新高。

這說明歷經兩年多的疫情衝擊,儘管各國採取種種相應的防疫措施,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病毒的變異速度更快更狠,讓人根本防不勝防。世衛組織因此才會建議,歐洲國家必須加快疫苗接種並恢復佩戴口罩,才能應對這波由Omicron亞變種造成的激增病例。

目前台灣從境外移入的確診案例,已有近九成是新型變毒株,其中絕大多數都是BA.5。按照歐美和日韓的感染軌跡,專家推估台灣新一波疫情高峰,可能出現在八、九月。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主張後續的鬆綁措施,務須慎重再慎重。以入境檢疫來說,傳聞現行的「三加四」規定,可能從九月起放寬至「○加七」,無須居家隔離,這一點值得商榷。

政府最近才開放六個月至五歲嬰幼兒接種莫德納疫苗。有鑑於這一波疫情傷害最大的,就是兒童和幼童族群,在疫苗施打涵蓋率還低時,也不宜過快或過度開放,以免造成幼童更大的傷害。

更應該關注的,是超額死亡的問題。由於疫情時間拉長到兩年半,許多年長癌症和慢性病患的照護受到耽誤,今年五月台灣超額死亡率為一成八,六月上升到四成三,其中三成七是受到疫情影響而間接死亡的。

他們雖非因染疫而失去生命,卻因醫療資源排擠效應而提早離開人間。因此政府應及早評估採分流部署,如指定幾家醫院專責收治染疫者,其餘醫院可強化非染疫者的照護,避免超額死亡問題繼續惡化。

總之防疫措施放寬後,仍應持續嚴密監測。目前台灣已有變異株亞型BA.5本土個案,推估一個半月後會達到高峰,若疫情再起,就應考慮緊縮口罩政策,適當調整防疫策略,「該緊的時候,還是要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