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繽紛的魚在大海說故事 文/李明足 |2022.07.24 語音朗讀 341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繪圖/菅野由貴子《好餓好餓的魚》 圖/東方出版社提供繪圖/凱特.瑞德《嚇!海底神祕事件》 圖/東方出版社提供 文/李明足為增強孩子對海洋的認識,《嚇!海底神祕事件》和《好餓好餓的魚》不只呈現幽默童趣的故事,畫面更凸顯海中生物的外型與色彩,無形中增強孩子海洋素養的多元認知。如何教孩子認識海中生物?大多數爸媽會帶孩子去水族館看海洋生物或觀看影片,極少能遠赴大海,潛水觀賞海中色彩繽紛的魚類、海葵、珊瑚和鯨魚。除此之外,為增強孩子對海洋的認識,借助繪本載體有圖有文的特性,如果海洋繪本過於強調海洋科普教化,反而弱化閱讀的趣味。近期看了《嚇!海底神祕事件》和《好餓好餓的魚》不只幽默童趣的故事,畫面凸顯海中生物的外型與色彩,無形中增強孩子海洋素養的多元認知。用一條魚認識海中生物《好餓好餓的魚》是一本為幼童設計的海洋繪本,故事與角色非常簡明。一條魚在海中覓食,為強調魚好餓,書頁刻意將魚肚子挖個圓形空心,當牠吃了一條紅魚,除了肚子裡畫上小紅魚外,好餓的魚的魚鰓也變紅色;接下來吃了螃蟹,好餓的魚長出兩隻剪刀螯;吃了烏賊,魚鰭變成像烏賊的觸手;吃了發光魚,好餓的魚全身發光了,身上五彩繽紛的顏色全變金黃色。最後吃撐了,連放四個屁,四隻生物跟著彈出去了,重獲自由。故事簡單有趣,孩子在閱讀過程,同時認識了四種海中生物外觀主要特徵。這樣的繪本非常適合幼童基礎魚類認知。謠言擾亂海底世界色彩《嚇!海底神祕事件》故事開始一隻在岩石洞的小小粉紅魚想找朋友玩,牠大喊一聲「嚇!」,經過的黃魚以為是恐怖東西,謠言卻愈傳愈誇大,其他魚說是超級大魚,會把我們全吃掉,謠言傳到紅章魚、紫河豚、藍魚群、綠海龜、黃鰻魚等等,原來是五顏六色漂亮的海底生物,一下子畫面上所有顏色攪混海洋,生物們驚惶大逃亡。他們逃向一個大黑洞,誰知是大鯨魚的嘴巴,海底生物全納入大鯨魚口中。另一邊,小粉紅找不到玩伴,正巧看到大鯨魚,牠「故技重施」,大喊一聲「嚇!」,大鯨魚被嚇得張開了口,滿嘴的海底生物趁機全逃出來,得救了,小粉紅無意間救了大家,牠也找到玩伴了。畫頁上海底又恢復五彩繽紛的美麗景象。關照幼童閱讀的安全感這兩本繪本的故事主線雖然不同,《好餓好餓的魚》中好餓的魚沿途吃掉魚蟹等等歷程;《嚇!海底神祕事件》述說海底生物逃命時全被大鯨魚吃掉。兩則故事看似觸碰死亡,但結局卻轉個彎:好餓的魚放了四個屁,魚、蟹、烏龜得以逃出來;因小粉紅「嚇!」一聲,大鯨魚嚇得張口,所有的魚得救。小讀者在閱讀過程,從緊張到釋懷,這種閱讀的安全感,對鼓勵幼童閱讀,具有一股正增強的作用。這是值得爸媽在為孩子選書時多關注的。培養幼童海洋生態美學此外,兩本繪本凸顯海底生物色彩視覺的特色:好餓的魚為主視覺,身上由不同顏色塊狀拼貼,頗具現代簡約美學;而《嚇!海底神祕事件》更多巧思,作者利用故事線將整個海底當畫布,各種生物是彩繪主角,從封面、蝴蝶頁到內文,色彩的揮灑無所不在。甚至故事後引導孩子認識三原色、二次色、色環、互補色、漸層等基礎色彩學。這兩本繪本的精巧設計與詮釋,不只有圖文交織出的海洋基本認知;在翻頁中還可引出更深層故事意涵,同時以色彩圖像啟迪海洋生態的美學。很適合喜歡和孩子多層次共讀與討論的父母。 前一篇文章 【精選書摘】清富,以《金剛經》為師 下一篇文章 【精選書摘】沒什麼大不了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3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4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5氧2025.09.1206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7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8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09笑氣 讓人笑不出來2025.09.1210預防血糖失控有訣竅 多運動做好壓力管理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頁微光】 《正念自律》 助你找回平靜 活出人生意義【圖文書】 《被雲踩到了!?》 自在徜徉想像力的笑聲中【精選書摘】《人生得遇蘇東坡》 放過自己 才是人生最大智慧【深頁凝視】《小廖與阿美的沖印歲月,還有攝影家三叔公》 沖印年代的光與影【書市隨筆】《江河旋律》 王鼎鈞 百歲華語散文大師【瀾光筆記】《虎靈寓言》 傷痕氏族的誕生 作者其他文章【大人讀的圖畫書】《要求很多的餐廳》 宮澤賢治 對庶民與自然的悲天憫人【親子共讀1】《六隻老鼠賣西瓜》輕鬆學到財商概念【親子共讀】 《太自私了吧!?》、《心情不好的小金》 不只自我覺察 更培養解決問題能力【親子共讀】節日繪本不只談慶典【親子共讀】認識任務型車輛 培養關懷與自信【親子共讀】 翻開繪本 認識海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