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繽紛的魚在大海說故事

文/李明足 |2022.07.24
2903觀看次
字級
繪圖/菅野由貴子
《好餓好餓的魚》 圖/東方出版社提供
繪圖/凱特.瑞德
《嚇!海底神祕事件》 圖/東方出版社提供

文/李明足

為增強孩子對海洋的認識,《嚇!海底神祕事件》和《好餓好餓的魚》不只呈現幽默童趣的故事,畫面更凸顯海中生物的外型與色彩,無形中增強孩子海洋素養的多元認知。



如何教孩子認識海中生物?大多數爸媽會帶孩子去水族館看海洋生物或觀看影片,極少能遠赴大海,潛水觀賞海中色彩繽紛的魚類、海葵、珊瑚和鯨魚。除此之外,為增強孩子對海洋的認識,借助繪本載體有圖有文的特性,如果海洋繪本過於強調海洋科普教化,反而弱化閱讀的趣味。近期看了《嚇!海底神祕事件》和《好餓好餓的魚》不只幽默童趣的故事,畫面凸顯海中生物的外型與色彩,無形中增強孩子海洋素養的多元認知。

用一條魚認識海中生物

《好餓好餓的魚》是一本為幼童設計的海洋繪本,故事與角色非常簡明。一條魚在海中覓食,為強調魚好餓,書頁刻意將魚肚子挖個圓形空心,當牠吃了一條紅魚,除了肚子裡畫上小紅魚外,好餓的魚的魚鰓也變紅色;接下來吃了螃蟹,好餓的魚長出兩隻剪刀螯;吃了烏賊,魚鰭變成像烏賊的觸手;吃了發光魚,好餓的魚全身發光了,身上五彩繽紛的顏色全變金黃色。最後吃撐了,連放四個屁,四隻生物跟著彈出去了,重獲自由。

故事簡單有趣,孩子在閱讀過程,同時認識了四種海中生物外觀主要特徵。這樣的繪本非常適合幼童基礎魚類認知。

謠言擾亂海底世界色彩

《嚇!海底神祕事件》故事開始一隻在岩石洞的小小粉紅魚想找朋友玩,牠大喊一聲「嚇!」,經過的黃魚以為是恐怖東西,謠言卻愈傳愈誇大,其他魚說是超級大魚,會把我們全吃掉,謠言傳到紅章魚、紫河豚、藍魚群、綠海龜、黃鰻魚等等,原來是五顏六色漂亮的海底生物,一下子畫面上所有顏色攪混海洋,生物們驚惶大逃亡。他們逃向一個大黑洞,誰知是大鯨魚的嘴巴,海底生物全納入大鯨魚口中。

另一邊,小粉紅找不到玩伴,正巧看到大鯨魚,牠「故技重施」,大喊一聲「嚇!」,大鯨魚被嚇得張開了口,滿嘴的海底生物趁機全逃出來,得救了,小粉紅無意間救了大家,牠也找到玩伴了。畫頁上海底又恢復五彩繽紛的美麗景象。

關照幼童閱讀的安全感

這兩本繪本的故事主線雖然不同,《好餓好餓的魚》中好餓的魚沿途吃掉魚蟹等等歷程;《嚇!海底神祕事件》述說海底生物逃命時全被大鯨魚吃掉。兩則故事看似觸碰死亡,但結局卻轉個彎:好餓的魚放了四個屁,魚、蟹、烏龜得以逃出來;因小粉紅「嚇!」一聲,大鯨魚嚇得張口,所有的魚得救。小讀者在閱讀過程,從緊張到釋懷,這種閱讀的安全感,對鼓勵幼童閱讀,具有一股正增強的作用。這是值得爸媽在為孩子選書時多關注的。

培養幼童海洋生態美學

此外,兩本繪本凸顯海底生物色彩視覺的特色:好餓的魚為主視覺,身上由不同顏色塊狀拼貼,頗具現代簡約美學;而《嚇!海底神祕事件》更多巧思,作者利用故事線將整個海底當畫布,各種生物是彩繪主角,從封面、蝴蝶頁到內文,色彩的揮灑無所不在。甚至故事後引導孩子認識三原色、二次色、色環、互補色、漸層等基礎色彩學。

這兩本繪本的精巧設計與詮釋,不只有圖文交織出的海洋基本認知;在翻頁中還可引出更深層故事意涵,同時以色彩圖像啟迪海洋生態的美學。很適合喜歡和孩子多層次共讀與討論的父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