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會客室】人人都是自學人

文/陳復 |2022.06.20
1010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陳復

何懿哲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自學到高中畢業,最早是因家庭的關係而選擇自學,但到國中後,懿哲嘗試想踏出自己的路,依然決定自學,並覺得:「看起來很順遂的自學生活,卻是不斷質疑自己的過程。這段過程讓我更認識自己。」

尤其是在高中階段,當他高一剛開始自學時,其實心中很迷惘,並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只知道自己不想高中三年都綁在學校,最終只為考上大學。後來,懿哲告訴自己:「既然已決定自學,不如就好好善用自學的優點,去活出不一樣的高中生活、嘗試體制內的高中生不會做的事情吧!」

懿哲開始跟朋友組樂團、學習寫作與詞曲創作,更嘗試編刊物,跟別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尤其是他成為《因為我們年輕》WAY小誌的創辦人兼總編輯,懿哲對此表示:「最初會想做紙本刊物,是因為我從小對雜誌的熱愛。」他們用四期的紙本刊物,探討「自學」、「年輕」、「未來」與「體制」,期待由年輕人與自學生的角度,去記錄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樣貌和記憶。此外,他們藉由自學生的人物訪談,讓讀者看見:原來透過嘗試和實踐,自己是可以做到那些自以為做不到的事。人可以選擇年輕,更可以選擇走出自己的WAY。

這兩年期間,懿哲與自學的伙伴參加各種大大小小的展覽、演講與分享會,去過高雄、雲林與台中分享自己的故事,曾在台北獨立辦微型展,今年除雜誌第五期問世,還首度嘗試發起募資計畫,並跟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合作辦理靜態展。回首來時路,懿哲發現:現在的種種,很多都是當初自己不敢想像、更不會想像到的人生經歷,原來勇敢踏出第一步,並經過一點點時間的累積和持續保持良好態度,竟然會有機會獲得這麼大的成就感,並創造這麼大的影響。懿哲從中學到這個寶貴的經驗:「別想太多,勇敢去做就對了!」

懿哲覺得我們一般人往往習慣追求安全感,在想像中保有安全感,但卻常常忘記當想法只停留在腦中,並不會造成任何改變,只有身體力行,才能更認識自己和發現問題,透過修正和進步,才能真正落實想法,達成自己的目標。基於這樣的認識,到高三,懿哲開始認真面對升學的議題。或許是對體制教育的抗拒,懿哲始終堅持要從特殊選才的管道來升學,第一年可能太過自信,他只投兩間學校卻全數落榜。除了失望外,懿哲更多在反思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他決定再花一年時間,思考上大學的意義,並預備自己成為大學生。

後來,他如願錄取東華大學縱谷跨域書院,甚至是第一屆的學生,他很高興自己可去定義和創造這個學士學位學程的未來樣貌,這對懿哲來說是一個美好的成果。懿哲開始反思自己接下來的大學生涯,以及即將脫下與穿上的標籤。回顧《因為我們年輕》WAY小誌,懿哲自知擔任小誌的創辦人兼總編輯,除了是種優勢,更是種標籤甚至包袱。在 Gap year 這一年,懿哲不斷尋找著自己的定位,更開始思考自己除創辦小誌外,還有什麼樣的價值和獨特的故事。他期待自己上大學後能永保自學的態度,更深信自學是一種態度,只要有心,人人都能跨越體制,成為一種心態上的「自學人」。

(本文作者為國立東華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主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