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洪貞
都說:人隨著歲月成長,生活歷練豐富後,會讓心智較成熟。我發覺這句話挺有道理的。
記得年輕時因性子急,做事只求快不求好,總覺得有做就好,至於做得細不細緻並不重要。和人說話想到就說,沒耐心溝通,也從不知道「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的道理。這樣的結果就是很容易得罪人,讓對方感覺不舒服。
年過六十後,我學會以同理心去面對生活小事及人際關係,第一步,從放慢腳步開始。
打預防針或買口罩,不急著前一、兩天去排隊。因剛開始人最多,我先讓給老人或小朋友,等人少了再去,既省時又省力。
出門搭車我也不急著趕車,這班沒搭上,還有下一班呢!和家人、朋友對談時,我會耐心先傾聽,覺得有道理,和自己理念相近的,我會說:「這樣好啊!就這麼辦吧!」這回應會讓對方有被尊重的感覺。
若意見相左時,我會說:「我有個建議不知能否說出來?」或許是我先以禮相待,釋出善意,對方也不會為難,一定說:「請說!請說!不必客氣啊!」我就在對方同意下說出自己的想法,在我的經驗裡,很多事就在這樣的氛圍下,彼此討論溝通完成了。
真沒想到六十歲過後,我不管是待人處事,或心情轉折,都因為少了過去的衝動和堅持,而變得有溫度和順心多了。我想這是年歲換來的珍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