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高音歌唱家】 陳小朵 追求真善美 才是藝術家

文/記者廖翊 |2022.05.22
2341觀看次
字級
陳小朵在舞台上扮演各種角色。圖/新華社
陳小朵被授與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圖/新華社
陳小朵扮演的林徽因。圖/新華社

文/記者廖翊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正中擎出一枝點亮的蠟,熒熒雖則單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驕傲地捧出輝煌……」歌劇《林徽因》詠歎調《蓮燈》,悠長華美,縈迴心間,這齣歌劇自二○一七年首演以來,反應熱烈。

「我從少女時就十分崇仰林徽因先生。能在歌劇舞台上表現這位中國現代史上傑出的女性形象,是職業生涯對我的豐厚饋贈。」中國歌劇舞劇院女高音歌唱家陳小朵對記者說。

「林徽因人生中每一個節點的選擇,都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最可貴的品質和氣質:國家危難之際對祖國歷史文化無比珍愛、呵護,貧病交加之時對學術執著鑽研、探求,戰亂流離中以不屈信念守候『劍外忽傳收薊北』的佳音……還原她高貴的精神世界,讓這曠世遺音成為時代的心靈共鳴,是歌劇《林徽因》主創團隊的共識。」

舞台大膽運用多媒體

一九九九年從中國音樂學院畢業後,陳小朵一直活躍於歌劇舞台,在《花木蘭》、《紅河谷》、《宋慶齡》、《青春之歌》、《林徽因》等劇目中成功塑造了一系列藝術形象,曾榮膺中國舞台藝術最高獎「文華獎」、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梅花獎」。日前,她被授予「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陳小朵表示,藝術生涯最大收穫,是角色給予的心靈洗禮。

「這些歌劇的女主人公,都有著高尚的人格、深沉的家國情懷。更可貴的是,都能與當代中國社會生活聯動,有著強大的精神力量。進入她們的精神世界時,總能感到心靈深處的交集。這樣的事業,給人使命感和幸福感。」

陳小朵正攻讀中國音樂學院博士學位,研究課題是「中國歌劇表演當代化探索」。「讓民族歌劇活在當下,是我最大的思考。」她說。

為此,她首次兼任歌劇《林徽因》製作人。在創排時,創新融合歌劇、戲劇、歌舞劇,甚至電影的表現語言,大膽運用多媒體在舞台的呈現手法,強化戲劇衝突的現代性;只要契合情景與角色性格,不排除借鑒任何唱法……

二○一九年,歌劇《林徽因》在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進行國際首演,獲得觀眾、評論家高度評價。

「那一刻,我真的很欣慰。我深信,代表新的美學理念和探索的中國歌劇,可以出色地講好中國故事,跨越國界、直抵人心。」

源於真實生活感受

陳小朵對歌劇藝術的神聖感,也來源於真實的生活感受。

「最難忘的,是赴汶川地震災區的慰問演出,我流著淚在廢墟上為受災群眾演唱了音樂劇《花木蘭》的選段《我希望》。同行的記者對我說,『你看,剛下車時群眾的臉上是大難後的凝滯,你們演完後,他們眼睛裡有了活氣』。我一下震動了:原來我的職業、我的歌聲,可以有這樣的價值。」

「對真善美有追求的人,才叫藝術家。」這是陳小朵的自我期許。多年來,她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慈善演出,熱心奔走於國家圖書館、國家大劇院等場所舉辦公益講座,作為文藝志願者開設線上公益課堂,並在北京大學開了公選課「歌劇的魅力」……

「審美是需要引導的。讓人高興的是,愈來愈多的人由此愛上了歌劇。」

陳小朵告訴記者,目前,她正在與深圳歌劇舞劇院創排歌劇《先行者》,講述的是「後改革開放時代」創業者的真實歷程。她希望這帶著哭與笑、痛與淚的奮鬥故事能給觀眾以感動和啟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