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總統大選和信貸風暴奪走所有鎂光燈時,伊戰新聞竟然無聲地消失在螢幕中,連CNN自己都說去年伊戰新聞占報導總時間24%,今年僅剩1%,下降之快令人吃驚。
3月20日伊戰屆滿5周年之際,《華盛頓郵報》披露了一份美國國防部報告,發現這場戰爭的開始可能只是一場誤會,甚至是個謊言。種種資料顯示,伊拉克前總統海珊和恐怖組織並無直接關係,當時海珊資助恐怖主義活動,主要是針對國內反抗力量而非「美國」,因此將他訂罪為「挑戰美國安全」確實牽強。
這也直接地否定了前國務卿鮑爾5年前對海珊的指控,當時鮑爾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曾祭出衛星畫面,證明海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與恐怖組織有關,以強化美國主張對伊拉克開戰的理由,但至今尚未找到這些毀滅性武器。這份報告按慣例要發布在美國防部網站,但國防部仍舊放棄,僅將報告寄給某些索取者,淡化影響層面。
儘管事實攤在眼前,布希在5周年前夕發言時仍不改姿態表示,「推翻海珊的決定是對的」,「這是美國可打,也必須贏的一場戰爭」。此話一出激怒了反戰人士,他們在華府市區舉行盛大示威集會,並大聲疾呼:「這場戰爭從開始就是一個大謊言。」
隨著布希即將下台,國際間對伊戰所持的態度也會有所鬆動,甚至是大大的逆轉。美國民主黨參選人希拉蕊和歐巴馬對伊戰都持反對態度,希拉蕊甚至提警告,「這場戰爭可能持續100年」、「而我就是結束伊戰的人」,「如果當選,將在60天內從伊拉克開始撤軍。」
參戰的另一主力英國,在新首相布朗上台後,將對伊戰前後所犯的錯誤展開全面調查,並決定於年底前撤出部分軍力。
國際風向在轉變,伊拉克的人民呢?他們也許只希望恢復正常生活,雖然海珊時期人民收入有限,但至少還享有安全與基本社會資源,現在他們卻連清潔的生活用水、瓦斯、燃油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都沒有了。重建工程在伊拉克還有一大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