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群像】 徐念祖 蕭英綢 服務為信仰 養心兼養身 文/吳秀麗 |2022.04.16 語音朗讀 462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義工服務充滿熱情,讓生活充滿快樂的徐念祖和蕭英綢伉儷。圖/徐念祖提供徐念祖榮獲衛服部特頒的志願服務金質徽章與得獎證書。圖/徐念祖提供徐念祖在奇美博物館獲得無數獎狀。圖/徐念祖提供徐念祖因為愛上自行車運動,在國內外廣結善緣。圖/徐念祖提供徐念祖在奇美博物館擔任志工長達21年全勤,蕭英綢也於新館時代與他同進同出。圖/徐念祖提供徐念祖榮獲衛服部特頒的志願服務金質徽章與得獎證書。圖/徐念祖提供蕭英綢(前右4)和第一屆學生,至今仍有連繫。圖/蕭英綢提供 文/吳秀麗徐念祖與蕭英綢伉儷在各自的生活圈裡,都是樂於助人的分享者,他們的生活多彩,生命豐富,認為快樂除了來自「為人服務」的信仰,也來自為服務而學習時所產生的信心與能力。人稱「閒」伉儷的徐念祖與蕭英綢,今年同為72歲。徐念祖有超過半生的時間在當義工,蕭英綢則奉獻教育界43年後,繼續回學校及社區義務帶領學生,這種樂於分享的助人信念,成就兩人親密又結實的道侶關係。民國82年,43歲的徐念祖,因在軍中無法發揮所長選擇退伍,又因民營企業老闆也未讓他有發揮機會,決定走進全義工生涯實踐生命意義。他在軍中服務20年,擔任義務「張老師」卻已25年;在奇美博物館當導覽義工,更創下21年全勤紀錄,今年即可圓滿1萬小時的服務時數,完全印證當義工的初心,也在義工生涯中,體會到至高無上的快樂。夫唱婦隨展現教育愛而另一半蕭英綢,原本任教私立小學,修畢師大特教系學分後,立刻從教導菁英小朋友,轉任啟智班老師6年,之後才到一般小學當老師。這段轉換過程,讓蕭英綢深刻體會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需求和教育方法,除了愛心,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才能給予孩子最適當的引領。在杏壇因語文教學得獎無數的蕭英綢,退休後除了追隨另一半,加入奇美博物館的志願服務行列,也笑言自己曾到監獄「牧靈」,成為頗受肯定的「故事媽媽」;更曾受人之託,義務帶領一個學生聰明卻難管難馴的特殊班,費盡心思終於導正孩子們的品行。每一次導覽都是學習徐念祖坦言,之所以熱愛擔任博物館導覽,是因為這讓自己不斷成長。他將平日教育訓練所累積的美術、小提琴收藏,及兵器、自然史等相關知識與常識,分類整理成為不同的故事,適巧的分享給不同的導覽對象,偶爾還會融和自己的生命經歷,慢條斯理的把故事說活了,常博得遊客們以感激乃至崇拜的語調謝謝他,徐念祖說:「這時,快樂就來了」。從奇美博物館舊館時代開始服務,徐念祖獲選為300多名志願服務者的大隊長,至新館時代更帶領超過1000人進行服務,而無論組織如何擴展,他都沒注意那個隊長有多「大」,只關心組織長大後,會產生什麼不同的問題,以及該如何解決,畢竟,他最熱愛的,還是導覽過程中的成長。樂在成長勝金質獎章一聊起擅長的自然史類導覽,徐念祖眉飛色舞的說,動物與大自然環境間的關聯充滿趣味,如動物嘴巴的花紋與環境有關,而吃蟲、吃榖物和吃魚的鳥喙,或長或短或勾,完全不同;甚至在樹上或石頭上所產的卵形、大小和軟硬度也不同……這些對動物學者而言是理所當然,但對那些與動物「不熟」的人而言,他的介紹就成了充滿好奇者的入門知識。正因為充分感受到另一半為人導覽的快樂,蕭英綢退休後也加入奇美博物館的志願服務行列,讓兩人一同感受帶領人進入博物館世界的快樂,而徐念祖從「義張」到擔任「義張」督導十多年,專業水準更讓他榮獲衛福部「金質義工獎」。但徐念祖認為,「得獎的快樂,其實比不上服務過程中的點滴成長。」發揮陪伴功能意義大徐念祖坦言,在超過20年以電話為人釋疑的過程,也曾懷疑過自己是否真的有「發揮功效」。曾有一個個案,長期持續找他諮商,讓徐念祖不免懷疑自己沒能讓個案得到需要的協助,於是請教多位心理學專家、精神科醫師及「張老師」內部督導:是否該適時結束該個案的諮商……沒想到各方專家的結論認為:個案持續找徐念祖諮商,「也算是一種答案」,因為個案問題雖一時無法解決,至少徐念祖發揮了對方所需要的「陪伴」功能。「當個案諮商的境界,進階為『沒有答案也是答案』,我更能體會義務張老師存在的價值。」心結一開,徐念祖又快樂上線服務眾人啦。退休不閒專做正向事以擔任義工作為終身學習的養生處方之餘,徐念祖和蕭英綢還很愛與同事、朋友不定期外出露營、野炊;徐念祖更因為喜歡騎單車,70歲時與友人騎單車環島旅行,甚至前往美國旅遊時,也騎車旅行廣交朋友。徐念祖還在住了40多年的老房子頂樓裝了吊環、跑步機等運動器材,以「退休早晚不重要,但不能閒著」,「沒事要找事,且做正向的事」……等語句和太太身體力行互相勉勵,兩人同心同行,既養身,又養心。恩師傳愛 學生最感心蕭英綢17年前被檢出直腸癌原位癌,如今卻健康活力滿滿,依然在服務他人的崗位上熱力四射。蕭英綢印象最深刻的義工經驗,是退休後受託帶領一群桀驁不馴的聰明孩子。第一堂課就蒙受「震撼教育」,眼見台上老師被學生嚴厲指著責問:「欸,你在教什麼呀,你是拿薪水的耶……」在教室後觀課的蕭英綢,耳朵飽受衝擊之餘,眼觀教室內零食封袋四散、壁報亂七八糟、作業堆積如山、優秀導師累癱、學生嘈雜取鬧……忍不住心驚肉跳。積數十年的教學及班級經營經驗,蕭英綢先從生活環境教育切入,要求學生在自己的零食袋上寫上學號,不寫的,亂丟垃圾就會被抓包。接著,她以身作則清洗垃圾桶,自費購買不同顏色垃圾袋,要求分類及減廢。第3步,運用美感重新製作壁報,善用其中的獎懲角落,建構一個舒適且具激勵效果的學習環境。更重要的是,她進行一個關鍵的溝通,告訴學生「你們沒有好好地讓你們優秀的導師發揮他的長才」,私下則與導師溝通「眼神直接與小朋友互動,讓他們感覺你有注意和關心他們」,兩邊說好話,一段時間後,劍拔弩張的氣氛,果然變成溫暖鼓勵的互動。善於說故事的蕭英綢,常運用「小心機」,在下課前10分鐘整理書包時,說故事給小朋友聽,但保留結局隔天才揭密,所以小朋友都是帶著期待的心情,隔天急著上學聽故事結局。「即使退休多年,學生結婚還是會邀請我。」蕭英綢最開心的,不是某屆學生醫生多、成就高,而是學生多年後回憶起來,最難忘的就是「永遠記得老師的愛」。 前一篇文章 南橫全線月底將通車 高雄台東更近了 下一篇文章 金門推「創業歸故里」 總獎金900萬 熱門新聞 01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2【詩】追光者2025.09.0803【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4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5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6巴西佛光人捐贈物資 慈善機構致謝2025.09.0607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⑲2025.09.0608新青安鬆綁 房市台中熱高雄冷2025.09.0709法院裁定 柯文哲7000萬、應曉薇3000萬元交保2025.09.0610紐約道場禪修課程 佛光人調整身心息2025.09.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海底垃圾令人驚呼陳徵蔚 投身淨海不讓海洋哭泣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宸華 藉導覽把人領進佛門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玫君 一年3659小時的修鍊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欣惠 用安定的心改掉積習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李秀慧 善因緣讓逆境變順境 作者其他文章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宸華 藉導覽把人領進佛門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玫君 一年3659小時的修鍊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林欣惠 用安定的心改掉積習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李秀慧 善因緣讓逆境變順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梅秀蘭 加入最忙佛光會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陳鳳珠 服務增能有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