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傳承人】 黃茲合 和他的海南八音樂隊 文/記者趙葉蘋 |2022.03.27 語音朗讀 176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黃茲合在海口市美蘭區靈山鎮中心小學傳授八音演奏技法。圖/新華社黃茲合在海口市美蘭區群上村關聖廟的傳習所免費授課。圖/新華社黃茲合從澳洲返國,接下傳承的責任。圖/新華社黃茲合希望孩子們好好地傳承這個寶貴的文化遺產。圖/新華社八音傳承人 黃茲合 和他的海南八音樂隊 圖/新華社 文/記者趙葉蘋海南八音是海南鄉土藝術的重要品種,至今已流傳千年。14年前,當時已經72歲的黃茲合帶著「傳承」的初心,從澳洲回到家鄉海南省,主動請纓成為一名八音傳承人,這一做,就是14年。今年從春節開始,八十六歲的黃茲合就不斷接到演出邀約,雖然忙碌,他卻樂此不疲。因為,他堅持了十四年的海南八音傳承工作,愈來愈見成效,懂彈的、愛聽的人愈來愈多,這項曾幾近失傳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火」了起來。不能失傳要發揚光大海南八音是海南鄉土藝術的重要品種,至今已流傳千年,既指八大類使用當地材料椰子殼、黃花梨、檳榔木製作的樂器,也指〈慶豐年〉、〈新拜堂〉、〈酬宴會〉、〈拜壽曲〉、〈萬花燈〉等五百多首地方獨特曲目,它們記錄著當地人的點滴生活,承載著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認同,是一種特殊的記憶載體。在海南瓊北地區,每逢傳統佳節、婚喪禮儀、重要社交,或是祭祀場合,請八音隊演奏是一種標配風俗,最繁盛時,幾乎村村都有八音樂隊,代代相傳,「聲聲」不息。然而,在歷史上海南八音經歷過浩劫。一九三九年日本入侵海南,實行「三光政策」,不少人背井離鄉,鼓息鑼停,樂隊散落。二○○八年,海南八音被列入中國大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面臨著很多非遺保護與傳承的共性問題:受眾減少、創作人才匱乏、傳承與創新的關係探索有待深入……當時七十二歲、定居澳洲的黃茲合,看到家鄉報紙上一篇題為︿海南八音將成絕響?﹀的報導後,得知海南八音嚴重缺乏專業老師,正面臨失傳危險。而當時黃茲合正在澳洲為外國人教授海南八音。他出國第一年就應邀參加雪梨華人春節演出,發現家鄉音樂很受外國人喜愛。「到了國外才知道自己的東西價值大,比如西洋樂器的管樂器有十六孔的三十二孔的,而海南八音的管樂器只有七個孔,外國人就很驚訝,七個孔的喉管就能吹奏出全部的音符,這麼好的東西不僅不能失傳,還應該發揚光大。」黃茲合說,他心想,與其在國外教外國人,何不回家教自己國家的年輕人?心動不如行動。年邁的黃茲合帶著「傳承」的初心,毅然回到家鄉海南省,找到美蘭區靈山文化站,主動請纓成為一名八音傳承人。黃茲合從小跟著鄰村的八音師傅學秦琴、二胡,也是海南省瓊劇院退休的專業樂工,有能力將八音吹拉彈技術傳授給更多的年輕人。黃茲合最初是在美蘭區靈山鎮文化站教八音藝人,還到公園去為有興趣的中老年人授課,不僅全部免費,而且提供樂器。過程中他發現培養年輕一代迫在眉睫,於是,他引導靈山鎮中心小學的學生到文化站學習八音。一年不到,學生們已經能夠登台演奏,舞台上的精采表現深受廣大師生和家長的好評。鄉音力量無法替代在學校和家長的支持下,二○一二年起,黃茲合將八音帶進了靈山鎮中心小學的課堂,一教就是六、七年時間。「他是我們學校八音特色教育的開創者,先後教授了兩三百名學生,沒有收取過一分錢費用,現在雖然去別的學校授課了,但還是我們學校的八音教學顧問,時常邀請他回來給老師們講課。」靈山鎮中心小學校長陳繼俊說。最近幾年,非遺項目提供了一些補貼,也有了固定的傳習所,黃茲合每周半天前往位於美蘭區群上村關聖廟的傳習所授課,只要是願意學的,他都免費教,雷打不動、風雨不改。學期內,黃茲合則前往龍峰實驗小學,給兩個八音班的孩子授課,每個班每周一節課。十四年下來,黃茲合已經培養了一大批中老年徒弟和數百名中小學生,很多徒弟已經出師,隨隨便便就能拉出一支樂隊。二○一九年,黃茲合帶領「海南鄉音訪問團」,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在給海南華僑演奏時引發強烈反響。「鄉音的力量是無法替代的,一下子就能拉近距離,很多老僑胞聽到我們彈奏〈拜壽曲〉、〈送京娘〉時淚流滿面。」黃茲合開心地說,如今愈來愈多的青年人和小學生懂得海南八音,這項技藝未來必將得到新的發展。信念支持 傳播家鄉音樂不喊累黃茲合八音樂隊成員牟桂芬是遼寧人,從零開始跟隨黃老學習了四年,也有幸跟隨樂隊出國演奏,「愈彈愈喜歡,一學就放不下,只要有時間就想彈。」談到高齡導師黃茲合,她連聲讚歎,「老師不圖錢、不怕累,不知道疲倦,有時候我們坐著彈一個多小時都累了,他站著指導卻不覺得累。」去年十月舉行的「非遺進校園」活動中,樂隊二十幾個隊員在黃茲合的帶領下前往八個學校,連演八場,黃老一場不落。美蘭區文化館館長陳帥覺得,「一定是一份要將家鄉音樂傳播得更遠的信念在支撐著黃老。」希望孩子好好傳承黃茲合不僅充滿熱情,在教學上還特別有想法、有辦法。針對老年愛好者和小學生,黃茲合因材施教,採取不同的授課方法。「教老年人,要直接彈曲子,這樣上手快,練習時有成就感,才能持續堅持。小孩子可以注重打基礎,但入門時會覺得難,我就把八音音律注入到兒歌中,孩子們學起來會覺得有意思。」黃茲合說。龍峰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李彥希、歐陽梓奕、張丁健等一批少年,已經跟隨黃茲合學習了三年,都非常喜歡八音樂曲,也都能夠嫻熟地彈奏和演出。歐陽梓奕對記者說,他父母非常支持他學八音,他同時也學習鋼琴,「八音雖然是一種本土器樂,但一點都不土,反而魅力獨特,我相信會有愈來愈多的人喜愛家鄉民間器樂。」五百多首,流傳千年,說明八音本身是美的、有生命力的。然而老樹還得長新芽,祖先留下來的遺產不僅要傳承,還要豐富和發展。為了適應當下的藝術環境、審美習慣,黃茲合大膽創新,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引進新中阮、揚琴、大提琴等樂器,更新改進旋律和伴奏技巧,使之更加符合年輕人的喜好,也更加適合舞台演出。「能工作,能傳承,是一件幸福的事;做一個海南八音的播種人,很有價值;希望孩子們好好地傳承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並能將海南八音帶出國門,走向世界。」黃茲合開心地說。 前一篇文章 【區塊鏈科學家】 段斯斯用數學力量撐起區塊鏈技術 下一篇文章 【三一集團總工程師】 易小剛 大膽嘗試別人沒做過的事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比利時癌友 挑戰騎三輪車到上海2025.04.29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