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星雲大師: 真修行 星雲大師 |2022.03.09 語音朗讀 527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有的人把佛法研究得很透澈,有的人講經講得很精湛,有的人禪坐的工夫非常深,有的人念佛念得很迫切。什麼是真修行?修行不一定意指出家人或宗教家的行持,其實任何一個人都應該要有修養,有修養就是有修行。現在有四點修行的意義,提供大家參考:第一、在受苦時處之泰然:世間什麼最苦?生不得志,攻苦食淡;貧賤患難,人情最假。不管什麼苦,都不如佛教的「八萬四千苦」,一語道盡「苦」為世間之實相。古人說「道在苦中磨」、「知苦方有道」,在在說明真修行在受苦受難的時候,仍然感到泰然,仍然感到自在。佛弟子頭陀第一的大迦葉尊者,著糞掃衣,宿居塚間,食腐敗汁,遭受外道陷害,身處危難,但是他的內心安然,不以為苦,甘之如飴,所以這是真修行。圖/資料照片第二、在委屈時忍耐放下:一個人最難忍耐的就是自己受到委屈,覺得不公平,不合理。假如在這個時候,不計較、不比較,就是一個有修養的人。比方,被人誤解時,能不急於為自己解釋辯駁;或者當別人出語不遜時,心裡能夠忍耐承受,以平等、放下的心來處事,修行就能見真章。第三、在忙碌時氣定神閒:有些人覺得要到深山裡去苦思冥想,或是眼觀鼻、鼻觀心的自我獨居才是修行。其實,真正考驗一個人的修養,是在忙碌時。假如你平時修養很好,在忙碌時就不會心煩意亂、手足無措。如果生氣發怒,那就表示功力還不到家。一個人在忙碌時,仍然能夠氣定神閒、井然有序,才是真修行。圖/資料照片第四、在受辱時心懷慈悲:我們在受到利益、順境、好處時,心裡感到很安樂,就能以慈悲心待人;反之,在受到他人侮辱時,還能不計較,可憐對方的無知,以慈悲的心量來原諒他,這個就是真修行。佛弟子舍利弗遭人毀謗侮辱,但是他的心中毫無一絲怨恨,反而躬身反省,把吃的東西吐出來,以表示清白,他的心猶如大地,能容納清淨之物,亦可堪載汙穢屎尿,同時以慈悲心對待毀謗的人。舍利弗是真修行的榜樣。所以什麼是真修行?主要是對你的身心有所幫助,能在你的心理上,改變一些觀念,那就是修行。真修行有四點:第一、在受苦時處之泰然。第二、在委屈時忍耐放下。第三、在忙碌時氣定神閒。第四、在受辱時心懷慈悲。──摘自星雲大師《星雲法語》圖/資料照片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119】隨堂開示錄 620 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9 脫胎換骨 明理悟道 2-2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119】隨堂開示錄 621 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10 假如我在殿堂服務 2-1 熱門新聞 01佛大校長趙涵㨗 登世界前2%頂尖科學家2025.09.2302蔬果巴士 送健康進食物沙漠2025.09.2303亞裔中秋美食文化節 紐約協會推廣蔬食2025.09.2404體驗佛教文化 Rollins大學搬教室到光明寺2025.09.2405棒球亞錦賽中華隊首勝 今晚戰南韓2025.09.2306秋分養生調身心 潤肺護胃增元氣2025.09.2307人間福報贈報助學 台南174校受惠2025.09.2408【為人父母】你別幫我2025.09.2409【生活 快門】粒粒皆辛苦2025.09.2410拒台護照購票 春秋航空:誤會2025.09.2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佛教管理學②】叢林的管理法②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叢林的管理法①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修持 8-8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修持 8-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修持 8-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修持 8-5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