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嗓音醫學中心醫師張智惠表示,長時間在口罩下「費力且大音量」的發聲習慣,會加速聲帶老化。圖/振興醫院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近期有知名藝人,因為疫情期間長戴口罩,就醫檢查,發現聲帶已經嚴重老化萎縮;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嗓音醫學中心醫師張智惠表示,其實,聲帶老化造成的嗓音症狀,不只是以「靠聲音吃飯」的表演工作者,疫情以來,不少民眾因為戴口罩講話,也有此困擾;她提醒,長時間在口罩下「費力且大音量」的發聲習慣,會加速聲帶老化,並導致各種聲帶疾病。
曾在主持、戲劇、歌唱、脫口秀等不同領域表現活躍的某位男藝人,近年來發現在主持節目過程中,聲音容易沙啞,唱歌連續一兩小時後,就覺得疲勞鎖喉,甚至說話時感到疼痛。經過檢查發現,發現他的聲帶已經有嚴重老化萎縮的現象,導致聲帶閉合不全,聲音沙啞、音量小,且講話無法持久。
張智惠說,因其身為藝人職業用聲的需求,遂建議他以「門診微創 聲帶內視鏡自體脂肪注射手術」方式治療,恢復期短,且具有組織再生作用,可以讓聲音恢復至「年輕有力」的狀態。
初期輕微的聲帶老化,可以透過語言治療,調整不當的說話發聲習慣,而獲得改善;但若持續發聲疲勞,易聲音沙啞,且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張智惠建議搭配手術治療效果會更好。
振興醫院嗓音醫學中心自張學逸教授創立後,至目前新一代的張智惠醫師,針對各種嗓音問題,過去很多需要全身麻醉的聲帶嗓音手術,已發展成在只要在門診以特殊的咽喉局部麻醉方式進行,優點在於可減少全身麻醉的風險、不便及花費,大大減輕及降低了病患術後的不適。
張智惠說,因為不需要住院,恢復期短,可以很快速地回到工作崗位及日常生活,如老師、業務員、客服專員、演員、主播、直播主、導遊等「職業用聲族群」及歌手、聲樂家、播音員等「專業用聲族群」,一旦聲帶老化或出狀況,都可考慮接受門診微創治療。也希望疫情早日過去,讓大家擺脫口罩人生,重拾「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