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謝父母恩,惜兒孫情的節日。遠方親人儘管間關萬里,往返須防疫隔離近月,也會不辭辛勞還鄉省親;闔家吃團圓飯,或牌戲守歲點評時事,或圍坐聊天交流心曲,午夜除歲鞭炮響起,往事殷鑑近在眼前,絕不如煙。
牛年頭時,以為庚子鼠年發生的新冠病毒疫情,會在疫苗、新藥上市後趨向緩和,否極泰來。豈料變異病毒從歐美壓境,五月台灣防疫公告三級警戒,關閉休閒娛樂場所、餐飲業一律外帶、結婚不宴客、喪禮不公祭、民眾外出須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即使未封城禁足,民生消費已急凍,許多辦團餐的宴會廳歇業,遣散員工。
牛年七月末,防疫三級警戒降為二級,服務業暫獲喘息;好景不常,不數月南非變異病毒又繞經歐美侵入台灣,確診患者累計逾一萬八千人。桃園航站、高雄海港,成為本土傳播鏈擴散地。幸而台灣醫護醫檢人員堅守崗位,冒風險服務眾生;尤其一線護理人員忍血汗待遇,長時間戴緊口罩上班,臉頰長痘打雷射除斑,護病比一比九、一比十二甚至一比十六,遠逾國際一比六,比較美國不同科別配置人力的標準,台護負擔沉重許多。
防疫線上,航空站、航港工作人員、防疫計程車駕駛、隔離旅館的服務員、便利店等商場店員,染疫風險均高;有時勸客人戴口罩還遭言語霸凌,甚至被施暴受傷。他們辛勤付出,助人熬過大疫年的艱難。相對看位居要津的防疫官員,遲疑延宕,寧無愧悔。
牛年意象是辛勤耕耘期待收穫。兩岸商貿更熱,台灣電子、光學、化學品等產業很努力,對中國大陸出口額同比成長百分之二十四點七,從大陸賺的貿易順差達一千七百億美元;大陸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占台灣出口總額百分之四十二點三。兩岸商貿依存度雖高,政治上卻橫眉冷對;中共鷹派抬頭,恃綜合國力製定處理台灣問題的新機制,咄咄逼人。
台灣執政黨對應兩岸經熱政冷形勢,一味引美國之力反中;但美日澳印等國愈舞台灣角色制中,大陸軍機愈進擾台海。牛年繞飛台灣西南空域的各式解放軍戰機、電偵機等,已近一千架次;我空軍忙於應處,空地勤官兵格外辛勞。每遇飛安意外,國人既疼惜飛官之傷逝,更期待政府有為,別當大國抑制中國的工具,別讓兩岸關係螺旋式下沉。
牛年大疫興旺了股市與半導體關連產業,但很多零售、攤販等業備受煎熬,收入大減,又苦於物價、房價俱漲。處此磨難中,地方、中央稅收如營所稅、證交稅、房屋稅、遺產稅、營業稅等,竟合計超徵逾四千億元,創歷史新高。納稅人苦於生活壓力,繳稅之餘必更關注政府如何運用民脂民膏。
牛年物議沸騰的政府花銷有:為什麼振興經濟不發現金,而非要花二十億元印五倍券,既浪費又不環保?為什麼為防疫停辦的會展活動,不思合理補償後解約,而非要命廠商依約施工再挖除,既浪費工料又徒勞無功?為什麼買美國軍火比其他國家貴?為什麼邦交國遊說美國政府的費用,竟由我方支付?
牛年過得辛苦,謝恩即知人們期待的民主社會,是互助共享。迎虎年務請自省,祈求安順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