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鈞堯
回金門一定會到莒光路。它是金城鎮重要的街道,市場、商店、小吃在這裡,名聞遐邇的貞節牌坊古蹟也是,小三通後莒光路成了大陸街,香菇、漁貨、衣物等,擺滿店面。
到金城,都得「盛裝」,穿上較新一些的卡其制服。爺爺常帶我進城訪姑姑,一次留宿竟沒有棉被,爺孫受凍一夜,隔天才說,姑姑又氣又笑,當笑話傳了好一陣子。今昔之間,街景與路最容易改變,我已經找不到曲折之間通抵鎮中心的小路,它像尋寶祕徑,消失不見,讓它本身更夢幻。
我停機車在貞節牌坊附近,看看「金馬照相館」、「鍋貼大王」,還在不在。莒光路是我童年美滿豐富的大街,它擠滿了人,花的綠的衣裳高高掛滿商店樓房,矮的胖的老的少的都走在街上,指著玩的喝的用的議論紛紛。水果香、鞭炮硝味跟烤香腸的焦味,混合出一股非常足滿的味道,市集在玫瑰色的氣流裡流動起來。
我走進「集成」鍋貼店,點了鍋貼跟湯,問老闆還有「鍋貼大王」嗎﹖他說,「鍋貼大王」早就不做了,補充說他們的鍋貼料好味美,也是老店。晚間,走在莒光路,行人三三兩兩,燈光有昏有暗,我走在參差的記憶上。
鍋貼大王是我跟爺爺的最愛,告別姑姑、婉拒午餐,實則在此報到。爺爺願意帶我,必定是我的饞樣驚人,熱呼呼的鍋貼上桌,我謹記不能先爺爺動筷,忍著時口水咕嚕,肚子裡頭有一隻蛙。而今牠產卵、孵化,跳啊跳,跳上莒光路。
鄉愁類似肚子餓,呱、呱……我終於等到爺爺夾起第一粒鍋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