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見黑翅鳶的身影是在宜蘭的田野間,隔著望遠鏡看見黑翅鳶在空中拍動翅膀,卻難以判斷鏡中動物的大小。直到2020年我因為工作緣故,很幸運能在野生動物急救站駐站觀摩,我才終於在近距離觀察到黑翅鳶。圖/玉子
文/玉子
我第一次看見黑翅鳶的身影是在宜蘭的田野間,隔著望遠鏡看見黑翅鳶在空中拍動翅膀,卻難以判斷鏡中動物的大小。直到2020年我因為工作緣故,很幸運能在野生動物急救站駐站觀摩,我才終於在近距離觀察到黑翅鳶。
隨著照養員小心翼翼地將牠取出照養籠,我卻呆愣住:「欸,就這樣?」原來,黑翅鳶體型不大。若是你看慣了大冠鷲、林鵰、鳳頭蒼鷹的大小之後,很容易以為猛禽的體型都比較大。但是像黑翅鳶這樣有如鴿子尺寸的猛禽,也是存在的呢!
紅眼黑翅 正式留台
儘管黑翅鳶個子小小的,但牠的外型特殊,很難被人看錯,灰白色的身體搭配黑色的翅膀,便是牠名字的由來。此外,黑翅鳶還化了美豔的妝容——黑色的眼影以及鮮紅色的眼睛,讓人看了無不為牠著迷。
現今我們可以在台灣各個平原看見黑翅鳶的身影,這個狀況讓人難以想像就在不久以前,黑翅鳶並未分布在台灣本島。黑翅鳶原本廣泛分布在舊大陸的熱帶乾旱地區,如南歐、非洲、印度、東南亞、華南,都能見到牠的蹤影。在千禧年以前,想一睹黑翅鳶美麗的妝容,可能還得去一趟金門觀賞當地的留鳥。
台灣本島首次記錄到黑翅鳶是在1998年,這隻個體在貢寮短暫地停留一天便離開了,當時在本島觀察到黑翅鳶,會被視為「迷鳥」(因為迷路才出現)呢。神奇的是,自那之後的隔年就有數隻黑翅鳶長期停留在雲林,這群黑翅鳶到了2001年,開始在台灣繁殖,正式成為台灣的留鳥。
猛禽防治 取代鼠藥
黑翅鳶有一種特殊能力「懸停」,當牠需要在空中找尋獵物時,會在空中「定點振翅」,就我所知,能夠懸停的鳥類還有紅隼和小雲雀,這並不是常見的能力喔!看著鳥類在空中沒有依靠竟然不會移位,實在很神奇,如果你看到黑翅鳶這麼做,牠有很大的機率正在觀察地面上的老鼠。沒錯!黑翅鳶是捕捉老鼠的能手,與其在耕地投灑老鼠藥毒害田地,讓黑翅鳶「巡田」是維護環境跟作物的雙贏辦法。
近年有關單位如屏科大鳥類研究室和台灣猛禽研究會正在推行「猛禽棲架」,透過在各個曠野架起高高的竹竿,附近居民也更容易觀察到停棲的鳥類,而黑翅鳶就是棲架上的大明星。用這樣的方式,或許能讓居民發現自己的鄰居是多麼可愛,也藉此喚醒大家愛護野生動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