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糰+熱水,小湯圓揉出來更柔軟,煮時不會裂,冷凍後再煮口感也好。圖/但漢蓉
糯米糰+熱水,小湯圓揉出來更柔軟,煮時不會裂,冷凍後再煮口感也好。圖/但漢蓉
文/但漢蓉
人是天地萬物之一,身體的運行機制也離不開24節氣。下周二即是冬至,古籍裡有關冬至的記載:
「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
「大雪後十五日,斗指子,為冬至,十一月中。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
「冬至一陽生」,過了冬至節氣後,天地陽氣初升,白晝便會漸長;冬至,子月,也是一年的開始,在這個節氣裡,可以好好為自己與家人補充能量、舒心安神,迎接新的一年來到。
「冬至大如年」,寒冷的冬至夜晚,親自捲起袖子搓揉糯米粉成糰,簡單、紓壓,又特別有過節的氣氛。樸實的糯米甜香、溫潤扎實的手感,看著浮游在蒸騰熱水中的雪白小圓子,圓滿又歡喜,無論是與家人、朋友團聚分享,或是出門在外的遊子,搓揉小圓仔,默默在心中祈福、祭祀、感恩,也犒賞一年的辛勞,雪白、圓鼓鼓的糯米糰子暖心、暖胃,是一年最圓滿的結尾。
製作湯圓有趣且容易,就像是兒時的捏麵人。但是,搓揉湯圓雖有意思,往往等到自己包餡料時就顯得困難,因為總是會包入太多餡料而導致湯圓皮崩裂、露餡;索性把所有的喜歡的餡料都煮成湯底,將富含蛋白質又滋補腎氣的黑豆漿、黑芝麻粉、龍眼乾、松子、核桃做成香醇的芝麻糊,再搭配上幾顆湯圓仔,就有十足的飽足感,也不至於貪口超過了分量。
《本草綱目》記載:糯米性溫、味甘,為「補脾胃、益肺氣之穀」。糯米入肺、脾經,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的作用,細緻的糯米粉搓成小圓仔,不食用過量,小小幾顆就能滿足身心,做多了也可以冷凍起來保存放在夾鏈袋裡,煮甜湯或鍋物就放入幾顆。
自製小湯圓
糯米粉100g
溫熱水80cc
糯米粉放入大鋼盆中沖入熱水拌均勻、揉成糰狀,太濕黏可以酌量再加一些糯米粉,
揉成光滑麵團後,用保鮮膜蓋上醒20分鐘再拿出搓成長條,柔軟不容易乾裂,切成小塊、搓圓,加入滾燙熱水中煮至浮起,即是Q彈的小湯圓。
註:
熱水揉出來的糯米麵團,搓揉的時候雖然比較黏手,但是做出來的麵糰比較柔軟而且在煮的時候不容易開裂,急速冷凍後再煮也口感保持。
滋養芝麻糊
食 材
(催芽)黑豆漿1000c.c.、低溫烘焙黑芝麻粉 2~3大匙、松子3大匙、核桃2大匙、黑糖1大匙、龍眼乾適量、肉桂粉少許、自製小湯圓1米杯(約 120克)
作 法
❶小湯圓煮好備用。
❷將黑豆漿放入小鍋中煮滾,加入芝麻粉、核桃、龍眼乾(枸杞)、黑糖配料調味再次煮滾後,加入小湯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