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協助北市高中生以心電圖檢查,早期偵測施打第二劑BNT疫苗引起之心肌心包膜炎及時轉診及時治療。台大醫院心臟團隊合影,右一為邱舜南醫師。圖/台大醫院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新冠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是這兩年全球最重要的健康議題,疫苗則是目前預防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歐美國家已核准BNT疫苗施打12-18青少年族群,國內全部國高中生,也已完成第一劑BNT疫苗接種。十二月中開始接種第二劑BNT,針對疫苗施打後可能有心肌心包膜炎的問題,為能早期診斷及時轉診治療,在北市衛生局支持下,台大醫院將為北市高中生在第二劑BNT疫苗施打前及施打後第二天,進行心電圖檢查。
台大醫院兒童醫院小兒心臟科醫師邱舜南指出,施打BNT疫苗有相當好的防護效果及安全性,但是在年輕族群尤其男性,已知有極少數案例可能發生心肌心包膜炎,特別是施打第二劑疫苗時。在美國及以色列的研究,施打第二劑BNT疫苗在高中男性發生率為百萬分之69-150。心肌心包膜炎可能會造成嚴重症狀甚至有致命性,但是若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大部分心肌心包膜炎病患可順利出院。
根據國外研究,BNT疫苗只施打一劑對於變種病毒的防護力小於五成,只有完全接種兩劑疫苗才能提高到八成到九成防護力,因此雖然有極少數副作用案例,第二劑疫苗施打仍有其必要性。
為能早日控制疫情,還給國人正常生活,台大醫院將為北市高中生(目前納入四所學校:建國高中、成功高中、大安高工、南港高工),在第二劑BNT疫苗施打前及施打後第二天進行心電圖檢查,希望能藉由比較施打疫苗前後心電圖的細微變化,早期偵測並診斷心肌心包膜炎,達到早期轉診及治療的目的。本計畫已報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核可實施。
為能早日控制疫情,還給國人正常生活,台大醫院將為北市高中生(目前納入四所學校:建國高中、成功高中、大安高工、南港高工),在第二劑BNT疫苗施打前及施打後第二天進行心電圖檢查。
邱舜南說,心電圖檢查是目前大部分小兒心臟科醫師,在門診遇到施打疫苗後胸痛或有心臟相關症狀的第一線檢查,過去文獻也顯示有相當高的診斷率。此外,心電圖施作過程完全非侵入性,也不會有疼痛的感覺。這項檢查所有費用,將由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籌措,感謝社會善心人士捐助,也感謝宇心生醫公司無償捐贈此計畫所需的微型心電圖機器及雲端AI人工智慧判讀,讓此項工作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