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 台北西本願寺

文/丹青 |2021.12.01
1371觀看次
字級
西本願寺樹心會館採原貌修復,以辦理研習、展覽等文教活動為主。圖/丹青

文/丹青

國人到京都旅遊,許多人會到下京區的西本願寺參觀,總會驚歎於它的壯觀和肅穆氛圍。西本願寺是日本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本山,正式名稱為龍谷山本願寺。

但台北中華路國軍文藝中心對面也有個西本願寺,這是日本本願寺派在日治時期到台灣佈教,於萬華建立的別院。時至今日只剩部分殘蹟,部分建物則重新修建,仍可從開闊的空間,想像當年的模樣。

一八九六年,日本統治台灣第二年,本願寺派來台佈教,初設台北教會。次年,購買建築用地,一九○一年於現址完成西本願寺在台北的別院建築。此後三十餘年間,陸續完成本堂、御廟所、鐘樓、會館等建築。

西本願寺在台灣的事業除了弘法,還包括法會、教育(曾在一九二五年創立樹心幼稚園)、研習、演講、善事等。西本願寺在當時還辦理護送日人遺骨回日本、台灣總督佐久間馬太及台北縣知事橋口文藏等名人的追悼會,也提供緊急避難場所等。總之,西本願寺在日治時期,不僅是佛教院寺,還具備多元社會事業和教育的功能。

戰後,西本願寺曾為軍方、警總等使用,撤退來台軍民亦占地蓋眷舍或違建。一九五四年,內政部指令原西本願寺本堂給理教做為公所之用。一九七五年,理教總公所失火,建物幾乎全毀,損失慘重。此後其餘眷舍或違建亦多次遭祝融之侵,全區逐漸成為廢墟,居民亦全部遷離。

隨著中華商場拆遷、台北鐵路地下化工程及中華路擴增道路之都市計畫,西本願寺開始受到重視。二○○六年,台北市政府指定殘存的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為市定古蹟;輪番所、參道、本堂、御廟所等遺蹟為歷史建築。二○一一年五月,市府公園路燈管理處開始整修工程,二○一三年七月開放民眾參觀。

樹心會館採原貌修復,乃和洋建築,今仍以辦理研習、展覽等文教活動為主。

寺院本堂經祝融後僅存鋼筋混凝土製成的台座。台座底下空間原是僧眾使用之圖書室、會議室等,今修復作為北市文獻委員會辦公室。本堂台座旁的御廟所,為通往大殿之建築,亦僅存磚造台基,以殘跡方式保存。

台北的西本願寺,雖是復原外貌或保留殘蹟的混合,僅能有歷史回憶之作用,但在熱鬧的西門町附近,有此空地、廣場和不一樣風貌的日式建築,亦帶給市民一個另類的休閒和文教之處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