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里島的綠色學校使用竹子為建材,兼具環保和穩固等優點。圖/網路
編譯/潘楠慕
近年來,建築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受到嚴厲抨擊。鋼材和混凝土等材料產生大量溫室氣體,石材、岩石和礫石等資源的開採則會破壞景觀、導致土壤退化;永續建築日益受到重視,也促使人們尋找更環保的替代品。
菲律賓建築材料工程專家佛拉利斯(Earl Forlales)創立Cubo公司,建造永續住宅。佛拉利斯採用的並非最新科技和工藝,而是已經在亞洲地區沿用數千年的材料:竹子。
佛拉利斯表示,菲律賓的傳統高腳屋「Bahay Kubo」是以竹子建造,歷史可追溯數千年。相較於其他樹木須四十年甚至百年以上的成熟期,竹子只需三年就可收穫,並具有強韌、可靈活使用的優點。
Cubo公司設計的竹製房屋結構簡單,只要幾個工作天就能組裝完成,使用壽命估計可達五十年;該公司推出這種竹屋,在菲律賓大受歡迎。
Cubo竹屋目前的價格與使用傳統建材建造的房屋相去不遠,但該公司正尋求專家建議,設法簡化生產流程,提高自動化程度,以壓低價格,讓這種房屋更普及,進而推廣到菲律賓以外的市場。
佛拉利斯希望,這種模組化設計能幫助建築業往永續方向發展。為了因應地震和颱風,Cubo的竹屋採用金屬材料連結牆壁和屋頂及地板,也使用混凝土地基提高耐震度;佛拉利斯強調,混凝土會導致氣候變遷,該公司正持續研發環保替代材料,目標是未來完全不使用混凝土。
此外,竹屋的屋頂可安裝太陽能板和風電設備,進一步提高再生能源的使用率,並降低碳足跡。
印尼也已出現竹製建築,峇里島出身的設計師哈蒂(Elora Hardy)原本在紐約時尚圈工作,後來決定為祖國貢獻一己之力,在峇里島建立了綠色學校,利用竹子打造充滿美感的建築。
哈蒂創辦Ibuku公司,目前已建造六十多座竹製建築。除了綠色學校,哈蒂更建造一個綠色社區,由十二座竹製別墅組成。哈蒂指出,竹子被用於建造小型建築的歷史悠久,如今工程技術日益進步,竹子將可用來興建大型、多層建築,「未來甚至可能出現竹製摩天大樓」。
她認為,透過適當的設計,竹子的抗壓性、抗拉強度足可媲美鋼筋水泥,且竹子可取代傳統木材,讓森林獲得喘息。
南加州大學建築學助理教授夏爾瑪(Bhavna Sharma)表示,竹子在二十世紀後期進入建築材料主流,除了耐用和生長快速,種植竹子也有助恢復退化的土地。夏爾瑪是竹建材國際標準工作小組成員,目前正在制定工程用竹建材的機械測試標準,也正密切進行防火性等領域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