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花磚博物館 立體浮雕有藝趣 手工彩繪映今昔 文/人間社記者趙志霞 |2021.11.15 語音朗讀 3543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灣花磚博物館館長徐嘉彬,攝於搶救花磚現場。圖/台灣花磚博物館提供台灣花磚博物館,是由83年歷史的老屋整修而成。圖/人間社記者趙志霞花磚竹茶盤,曾獲外交部選定為台灣特色代表性禮品。圖/台灣花磚博物館提供從老屋拆除下來的堂號和花磚裝飾。圖/台灣花磚博物館提供台灣花磚博物館受日本大阪溫泉業者委託,設計製造花磚打造為泡湯池。圖/台灣花磚博物館提供鑲嵌花磚的纏腳椅(左)、媳婦椅(右)。圖/人間社記者趙志霞金門水頭聚落黃天露宅,保持良好的台灣花磚。圖/台灣花磚博物館提供同一片花磚修復前後比較,滲入黴菌的花磚(右),去除黴菌後煥然一新(左)。圖/台灣花磚博物館提供彩繪浮雕祥獸、瓜果的花磚,每片都有其寓意。圖/人間社記者趙志霞竹製花磚公婆椅,鑲嵌的花磚圖樣,象徵福壽、子孫滿堂。圖/台灣花磚博物館提供台灣花磚博物館內部空間。圖/人間社記者趙志霞 文/人間社記者趙志霞 台灣花磚在日治時代僅流行20年,因每一片都是手工繪製、釉燒而珍貴獨一,尤其花磚在二戰後停產,更顯稀有。位於嘉義市的「台灣花磚博物館」,收藏上萬片台灣花磚,成為全球蒐藏量占比最高的花磚博物館。坐落嘉義市林森西路的「台灣花磚博物館」,在日治時代是「德豐材木商行」;嘉義市因為過去阿里山伐木全盛時期,木材商號林立,而有「木都」之稱。這棟老建築後來由科技業出身的徐嘉彬整建為花磚博物館。徐嘉彬之所以情繫花磚,是因大學時期為了追求女友,而女友家中有一棟日治時期建造的花磚老屋,引發他的好奇與探索,不僅發現花磚之美,也因花磚而締結良緣,進而成為記錄與保存台灣花磚的文史工作者。一踏進台灣花磚博物館,牆上滿是色彩斑斕的花磚,令人驚豔。徐嘉彬說,台灣花磚在日治時代只流行短短20年(1915~1935),但從中可見匠師對花磚投入的巧思,以彰顯屋主富貴,並成為當時建築的精緻文化。日本進口 彰顯富貴其實,花磚的原名為「馬約利卡」瓷磚,工藝技術始於英國「維多利亞瓷磚」,日本明治維新後,仿造英國維多利亞樣式,經由殖民地外銷,後來傳至台灣,由於釉色鮮豔多彩,被視為富貴的象徵。花磚在台灣多用於「起家厝」的裝飾,鑲嵌在紅磚洋樓和三合院的屋脊與正身立面,以彰顯屋主的財富與身分地位,而妝點的花磚圖案都充滿吉祥寓意,希望福澤永傳後代。 當年日本瓷磚廠順應台灣民俗,設計出許多吉祥圖案,例如蝙蝠象徵「福氣」、瓜果象徵「黃金萬兩」、桃子代表「長壽」、結實纍纍的葡萄與石榴寓意「多子多孫」、金魚代表「年年有餘、金玉滿堂」等,各式圖案深受台灣人喜愛。尋訪搶救 蒐藏萬片隨著時代變遷與都市更新,老舊的紅磚建築不敵怪手,在拆建的隆隆機械聲中,每一片破損的花磚,都代表一個家族的記憶與文化的消失,徐嘉彬不忍於此,於是集結一群同好,出錢出力致力於花磚的保存。在長達20年的青春歲月裡,徐嘉彬等人一路走過拍照、蒐集、尋訪、撿拾或搶救被拆除的花磚,進而修復及復刻等艱辛過程,迄今已收藏上萬片花磚,超過500種圖案,目前在博物館內展示的約有1500片。花磚除了裝飾之外,也用於家具鑲嵌。在大戶人家裡,以花磚鑲嵌的「媳婦椅」,是四方形造型,沒有靠背和扶手,媳婦只能正襟危坐;等到媳婦熬成婆,就可以坐上有靠背的「公婆椅」,延續世代傳承。除霉洗刷 重現釉彩徐嘉彬說,搶救花磚,必須爬上老屋屋梁,或在牆面上鑽孔、切割,再進行吊運,花磚運送回來之後,必須刨除背面的水泥塊,再浸泡除霉藥水,經過反覆刷洗與浸泡,大約費時2個月,才能重現當年鮮豔美麗的釉彩。除了搶救花磚工作團隊,最令徐嘉彬感動的是,有拆除業的怪手司機,知道他們在蒐集花磚,會在拆除老屋後,將屋主不要的花磚,清除刨淨泥塊後,送到博物館來,默默為保存花磚盡一分心力。台灣花磚的魅力,也引起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Aix-Marseille University)專家的重視,尤其金門水頭聚落黃天露宅,被視為台灣花磚文化的代表,於2016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申請「瓷磚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雖尚在審查中,卻是對台灣花磚保存的最大肯定。古法復刻 推向國際為了復興台灣花磚,徐嘉彬工作團隊積極研發復刻花磚技術,經過無數次試驗與失敗,終於找回「立體浮雕、手工彩繪」的花磚製作技術,並打造復刻模具,同時研發無鉛釉彩花磚行銷到國外,把台灣花磚文化推向國際。日本大阪溫泉業者SPA WORLD(世界大溫泉),於2020年委託台灣花磚博物館設計製作5500片花磚,在大阪新世界會館打造一座奢華的泡湯池,將百年前源自日本的花磚「逆輸出」,業者甚至設置電視牆介紹台灣花磚博物館。「保留房子,就保留了歷史」,徐嘉彬說,百年花磚取得不易,有許多老屋面臨無花磚可修的窘況,館方希望讓花磚在台灣重生,因此無償提供搶救回來的花磚,供民間修繕花磚老屋,努力讓它回到原有的地方;若民眾有花磚老屋要拆除,也希望能通知館方,館方將以專業技術把花磚完整卸下,為保留台灣花磚文化而努力。 前一篇文章 橫山書法藝術館 埤塘為墨池 展館作硯石 下一篇文章 南投縣炭雕藝術博物館 炭為觀止 雕出金石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新竹縣.關西鎮 地形貌似彩鳳飛 風景秀麗美里庄 作者其他文章中興新村 虎山蒼鷹闢新鎮 雙十牌樓喜迎賓【三好校園】臺中光正國中 打造樂讀新視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南安小熊安在否」特展 瀕危物種 重返迷霧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