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炭雕藝術博物館 炭為觀止 雕出金石 文/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2021.11.22 語音朗讀 3568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南投縣炭雕藝術博物館外觀。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炭雕觀音 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早期炭窯畫作。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以「備長炭」燒開水,開水不會變黑。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炭雕彌勒 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以「備長炭」製作的炭琴。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以竹子為質材燒製的「竹炭」。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炭雕《心經》 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炭雕龍 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炭雕作品〈關公〉 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文/人間社記者梁金福木炭具有過濾、除臭等功能,因材質較鬆,少有人製成雕塑藝術品,但自從引進日本「備長炭」之後,炭從燃料材發展成「炭雕藝術」,不僅可以雕刻成各種藝術品,還可以做成打擊樂器,並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賦予炭新生命。位於埔里的「南投縣炭雕藝術博物館」,建築沒有華麗的外觀,連內部裝潢都是黑色系列,但館內陳列的炭雕藝術品,卻令人「炭」為觀止,顛覆一般人對炭是用來「生火煮飯」的刻板印象。館方表示,炭可以分為木炭、竹炭和原子炭等,木炭一般以相思樹或龍眼木為質材,經過炭窯的烘燒、炭化而成;竹炭是以竹子為質材炭化而成;原子炭則是用木屑壓縮烘燒炭化,過去多用來做為家庭燃料。超強介質 微米構造由於木炭具有「多孔質」的特性,可以過濾雜質,因此早年水塔內部會用木炭做為過濾雜質的材料。館方指出,木炭的「多孔質」,是木材在高溫烘燒時,材中水分被完全迅速抽出,因此材內的細胞壁就形成「多孔質構造」。由於「多孔質」只有2~3微米,肉眼看不見,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猶如網狀構造,就像數千萬間有直有橫的隔間,而隔間內原有的水分被抽光,留下的隔板就形成極具吸附力的介質,作用就像超強力海綿。根據研究,只要小小1公克的炭,內部「多孔質」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可達300平方公尺,約莫等於一個網球場大小,相當驚人,靠著這些有如「天羅地網」般的多孔質,炭就像一部小型空氣清淨機或濾水器,可以吸附水中雜質,達到淨化、除臭等效果。日本白炭 無煙耐燒炭雕藝術博物館長李駿燁表示,他對雕塑有興趣,因此嘗試炭雕,但一般木炭材質鬆,不適合做雕塑藝術,直到引進日本的「備長炭」,才開啟炭的新生命,不但可成為炭雕藝術品,還可以做多種不同的民生用途。他說,「備長炭」源自日本江戶時代,大約在西元1700年,也就是東山天皇元祿年間,由和歌山縣田邊市的備中屋長左衛門開始製作,他以和歌山的橡木為原材高溫蒸燒製成,從此打響名號,因此統稱為「備長炭」。「備長炭」的原木材大多使用橡木、櫸木、櫟木等材質堅硬的樹種,炭化溫度在攝氏1000度以上,硬度極高,拿起來有沉甸感,互敲會發出金屬聲;自然斷面有一層銀白色光澤,因此也稱為「白炭」,點燃後幾乎無煙,非常耐燒。台灣黑炭 不易創作不過,中國古籍早就有「白炭」的記載,在唐、宋時期便開始利用,並作為朝廷貢品,因此有一種說法,認為備長炭技術是遣唐使從中國帶回日本的;而中國最早外銷白炭的時間,約在明末清初,主要出口國為大不列顛帝國(英國)。至於台灣常見的木炭,也稱為「黑炭」,通常以相思木、龍眼木等為原材,材質較軟,質地較鬆,燃燒時煙霧大,一般作為工業及家庭用燃料;雖然黑炭也可以拿來「炭雕」,但因黑炭材質易碎,作品保存不易,較少人拿來進行藝術創作。李駿燁說,炭雕是使用「備長炭」為材質,先把備長炭研磨成粉狀,然後開發製作模具,再雕塑成各種炭雕藝術品,例如館內展出的炭雕觀音、關公、心經、龍、美人魚、炭錢(諧音「賺錢」)等,都是用備長炭製作的雕塑品。未見絲竹 但聞琴韻由於「備長炭」比一般黑炭硬,敲擊會發出類似金屬的聲音,因此可以用來製作風鈴、炭琴等樂器。館內展示的「炭琴」,就是利用備長炭的不同長度,發出不同音階的原理製作而成,敲擊時有清脆的金屬聲,相當悅耳。李駿燁指出,館內展示各種炭形成的方法及功能,當燒製木炭溫度超過800度時,木炭本身的碳元素高達92.6%,這時木炭就具有導電性,且能中和電磁波,並釋出遠紅外線,除了可以當燃料,也可被運用在醫療、軍事、養生、化妝品等方面,近年來更導入奈米科技,擴大炭的運用層面。他說,「備長炭」含有活潑的負離子,可以清淨空氣,有益身心健康,室內放置備長炭,空氣會變得更清爽。在燒開水時,將備長炭放在水中,不但開水不會變黑,還可以去除雜質。 前一篇文章 台灣花磚博物館 立體浮雕有藝趣 手工彩繪映今昔 下一篇文章 大地化石礦石博物館 採蒐地下瑰寶 堆成滿室奇珍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新竹縣.關西鎮 地形貌似彩鳳飛 風景秀麗美里庄 作者其他文章【南投.名間】松嶺遠眺碧巖畔 霞風映照蒼穹遠彰化.福興 風頭水尾十五番 女真後裔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