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炭雕藝術博物館 炭為觀止 雕出金石

文/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2021.11.22
34752觀看次
字級
南投縣炭雕藝術博物館外觀。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炭雕觀音 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早期炭窯畫作。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以「備長炭」燒開水,開水不會變黑。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炭雕彌勒 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以「備長炭」製作的炭琴。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以竹子為質材燒製的「竹炭」。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炭雕《心經》 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炭雕龍 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炭雕作品〈關公〉 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文/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木炭具有過濾、除臭等功能,因材質較鬆,少有人製成雕塑藝術品,但自從引進日本「備長炭」之後,炭從燃料材發展成「炭雕藝術」,不僅可以雕刻成各種藝術品,還可以做成打擊樂器,並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賦予炭新生命。

位於埔里的「南投縣炭雕藝術博物館」,建築沒有華麗的外觀,連內部裝潢都是黑色系列,但館內陳列的炭雕藝術品,卻令人「炭」為觀止,顛覆一般人對炭是用來「生火煮飯」的刻板印象。

館方表示,炭可以分為木炭、竹炭和原子炭等,木炭一般以相思樹或龍眼木為質材,經過炭窯的烘燒、炭化而成;竹炭是以竹子為質材炭化而成;原子炭則是用木屑壓縮烘燒炭化,過去多用來做為家庭燃料。

超強介質 微米構造

由於木炭具有「多孔質」的特性,可以過濾雜質,因此早年水塔內部會用木炭做為過濾雜質的材料。館方指出,木炭的「多孔質」,是木材在高溫烘燒時,材中水分被完全迅速抽出,因此材內的細胞壁就形成「多孔質構造」。

由於「多孔質」只有2~3微米,肉眼看不見,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猶如網狀構造,就像數千萬間有直有橫的隔間,而隔間內原有的水分被抽光,留下的隔板就形成極具吸附力的介質,作用就像超強力海綿。

根據研究,只要小小1公克的炭,內部「多孔質」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可達300平方公尺,約莫等於一個網球場大小,相當驚人,靠著這些有如「天羅地網」般的多孔質,炭就像一部小型空氣清淨機或濾水器,可以吸附水中雜質,達到淨化、除臭等效果。

日本白炭 無煙耐燒

炭雕藝術博物館長李駿燁表示,他對雕塑有興趣,因此嘗試炭雕,但一般木炭材質鬆,不適合做雕塑藝術,直到引進日本的「備長炭」,才開啟炭的新生命,不但可成為炭雕藝術品,還可以做多種不同的民生用途。

他說,「備長炭」源自日本江戶時代,大約在西元1700年,也就是東山天皇元祿年間,由和歌山縣田邊市的備中屋長左衛門開始製作,他以和歌山的橡木為原材高溫蒸燒製成,從此打響名號,因此統稱為「備長炭」。

「備長炭」的原木材大多使用橡木、櫸木、櫟木等材質堅硬的樹種,炭化溫度在攝氏1000度以上,硬度極高,拿起來有沉甸感,互敲會發出金屬聲;自然斷面有一層銀白色光澤,因此也稱為「白炭」,點燃後幾乎無煙,非常耐燒。

台灣黑炭 不易創作

不過,中國古籍早就有「白炭」的記載,在唐、宋時期便開始利用,並作為朝廷貢品,因此有一種說法,認為備長炭技術是遣唐使從中國帶回日本的;而中國最早外銷白炭的時間,約在明末清初,主要出口國為大不列顛帝國(英國)。

至於台灣常見的木炭,也稱為「黑炭」,通常以相思木、龍眼木等為原材,材質較軟,質地較鬆,燃燒時煙霧大,一般作為工業及家庭用燃料;雖然黑炭也可以拿來「炭雕」,但因黑炭材質易碎,作品保存不易,較少人拿來進行藝術創作。

李駿燁說,炭雕是使用「備長炭」為材質,先把備長炭研磨成粉狀,然後開發製作模具,再雕塑成各種炭雕藝術品,例如館內展出的炭雕觀音、關公、心經、龍、美人魚、炭錢(諧音「賺錢」)等,都是用備長炭製作的雕塑品。

未見絲竹 但聞琴韻

由於「備長炭」比一般黑炭硬,敲擊會發出類似金屬的聲音,因此可以用來製作風鈴、炭琴等樂器。館內展示的「炭琴」,就是利用備長炭的不同長度,發出不同音階的原理製作而成,敲擊時有清脆的金屬聲,相當悅耳。

李駿燁指出,館內展示各種炭形成的方法及功能,當燒製木炭溫度超過800度時,木炭本身的碳元素高達92.6%,這時木炭就具有導電性,且能中和電磁波,並釋出遠紅外線,除了可以當燃料,也可被運用在醫療、軍事、養生、化妝品等方面,近年來更導入奈米科技,擴大炭的運用層面。

他說,「備長炭」含有活潑的負離子,可以清淨空氣,有益身心健康,室內放置備長炭,空氣會變得更清爽。在燒開水時,將備長炭放在水中,不但開水不會變黑,還可以去除雜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