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新村 虎山蒼鷹闢新鎮 雙十牌樓喜迎賓 文/人間社記者趙志霞 |2022.02.21 語音朗讀 352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這棵茄苳老樹,號稱「中興新村第一樹」。圖╱人間社記者趙志霞中興新村宿舍ㄇ字型的囊底路迴轉巷道。圖╱人間社記者趙志霞中興郵局的郵票牆,陳列300多張郵票,非常壯觀。圖╱人間社記者趙志霞中興會堂有「小白宮」之稱。圖╱人間社記者趙志霞前台灣省政府辦公大樓,是中興新村第一棟「類國際式樣」建築,現為南投縣定古蹟。圖╱人間社記者趙志霞中興新村入口兩側,每到5月荷花盛開,總吸引民眾佇足欣賞、攝影。圖╱人間社記者趙志霞成源圳水橋是中興新村祕境。圖╱人間社記者趙志霞小興苑文化藝術館,前身為《台灣新生報》中興新村辦事處。圖╱人間社記者趙志霞 文/人間社記者趙志霞位於南投市的「中興新村」,是仿英國倫敦新市鎮規畫的行政區,也是台灣戰後設立的新市鎮,鄰近風景優美的虎山,省府大樓如飛鷹展翅,曾是台灣政經發展的樞紐;1998年精省後,成為歷史與文化景觀區。中興新村原名「營盤口」,因清領時期有營地駐軍而得名,1956年台灣省政府自台北市疏遷至此辦公,改名「中興新村」,村內綠意盎然,花木扶疏,猶如「花園城市」;下水道採用雨水、汙水分流方式,為早期低碳社區。中興郵局 郵票牆具特色小興苑文化藝術館,過去是《台灣新生報》中興新村辦事處,為台灣女建築師修澤蘭52歲的傑作,造型以一台巨型相機為概念,螺旋狀的開窗與線條,建築風格優美獨特。修澤蘭最有名的建築作品是陽明山中山樓,她在1965年擔任陽明山中山樓修建設計師,榮獲台灣建築成就獎,並曾榮獲十大女傑出青年、第五屆傑出建築師獎。她設計的《台灣新生報》中興新村辦事處,以相機、報紙為元素,見證女建築師的巧思。中興郵局自1957年起隨著台灣省政府搬遷至中興新村而開始營業,這座郵局有獨樹一幟的郵票牆,陳列台灣發行的300多張郵票,包括故宮古畫系列郵票、面額只有8分錢的懷古郵票、台灣百岳、特有生物、觀光地標、民俗童玩等主題,非常壯觀。紅瓦白牆 囊底路小圓環中興新村宿舍清一色為紅瓦白牆,家家戶戶都有庭院,除了丁字路口外,最具特色的是囊底路,這種具有阻止車輛穿越的設計,當車輛進入ㄇ字型的巷道後,有一個像囊袋的小圓環,讓車子可以減速迴轉而出。在南投醫院中興院區右前方,有一棵樹齡350年以上的茄苳老樹,號稱「中興新村第一樹」,根部長滿根瘤,樹幹寄生多種蕨類。據說在省府建設之初,老茄冬樹曾為為工人遮蔭,即便經過風災、蟲害,至今仍屹立不搖。中興新村歷經一甲子歲月,綠樹成蔭,光榮北路兩側的老樟樹,樹枝向中間合攏交錯,遠遠望去有如天然的綠色隧道,而光榮東路一街的白千層和中正路的菩提樹,不同季節各有風情,在俗稱「500戶」對面的草皮綠地,人文氣息的藝術裝置,美不勝收。省府大樓 登錄縣定古蹟中興新村自1957年至1998年為台灣省政府所在地,沿省府路進入中興新村,兩旁池塘每到5月荷花盛開,總吸引民眾佇足欣賞攝影;入口的雙十牌樓、道路兩旁的大王椰子樹,是許多人對省府的印象。中興新村依傍虎山而建,虎山崗巒起伏,山勢雖然不高,卻植被密布,地質堅硬,政府因應早年戰備需要,開鑿虎山防空避難中心,卻於1999年遭921地震損毀,現僅留39號洞口供人追憶。省府大樓是中興新村第一棟「類國際式樣」的3層樓建築,外觀如飛鷹展翅,2011年由南投縣政府登錄為縣定古蹟,村內另有11棟建築物登錄為歷史建築。中興會堂 巴洛克式建築中興會堂是中興新村最宏偉的地標,外觀為白色的2層樓,屬於西洋巴洛克式建築,1959年啟用,是省府官員集會、接待元首及外賓的場所,明亮的白色建築漆面,有「小白宮」之稱。中興會堂的建築原型,是參考當時空軍主力噴射機F-84而來,構思來自當年的台灣省主席周至柔,他是空軍一級上將,將理念交由建築師楊卓成設計,象徵勝利起飛,如今已成為婚紗拍攝及遊客打卡的熱門景點。中興會堂周邊有高中、郵局、兒童公園、圖書館、購物商場等。會堂前的大操場曾是省府舉辦員工運動會的場地;盤根錯節的老榕樹下,是親子乘涼避暑、野餐的好地方。古圳水橋 巷道中的秘境有中興新村「祕境」之稱的成源圳水橋,藏身在光明一路隱密的巷道內。據「水橋碑記」記載,成源圳為南投古圳,清乾隆10年(1745年)由曾烈等4人合作開墾,原取樟平溪水灌溉內轆、營盤口等地,全長8090公尺,又稱大碑。成源圳因先天不足,常遭崩壞或決堤,1982年改由北投新圳供水,流經中興新村暗渠,到內轆橋轉為明渠。2003年水利會配合省府環區自行道計畫,改建成長55公尺的三跨鋼構拱型水橋,明暗渠各一,除了輸水外,也可供民眾騎自行車、散步賞景,可謂「一徑三用」。 前一篇文章 台中.大甲 雙溪流貫道卡斯 三寶三神佑民安 下一篇文章 彰化.花壇 花壇文德宮傳奇 土地公戴烏紗帽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八德 八姓拓荒福滿居 埤圳風情慶有餘新北.平溪 瀑布之鄉彩虹淵 老街天燈共祈願台北.內湖 山橫春靄映嵐彩 新柳拂水照錦帶 作者其他文章【三好校園】臺中光正國中 打造樂讀新視界台灣花磚博物館 立體浮雕有藝趣 手工彩繪映今昔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南安小熊安在否」特展 瀕危物種 重返迷霧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