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繪魯迅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一九三二年十月,魯迅 寫《教授雜詠》四首,諷刺了四位大學教授。我高中時讀了,覺得魯迅罵得很有趣。沒想到後來我也當了教授。
魯迅第一首詩針對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文系主任錢玄同(1887-1939)。詩云:「作法不自斃,悠然過四十。何妨賭肥頭,抵擋辯證法。」
錢玄同曾經戲說「四十歲以上的人都應該槍斃」,而他年過四十後卻沒死,因此魯迅說肥頭(魯迅給錢玄同取的綽號)作法不自斃,他只會槍斃別人。錢玄同又說:「頭可斷,辯證法不可開課。」魯迅在這首詩打賭,錢玄同會跳票。
魯迅的第二首詩針對廣州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章衣萍(1900-1947)。詩云:「世界有文學,少女多豐臀。雞湯代豬肉,北新遂掩門。」
章衣萍替北新書局編世界文學譯本,為了吹噓他的譯本,貶抑本土作家,說:「我們覺得中國新文壇上,創作的作品,是一天少一天了。」但他自己的作品《枕上隨筆》寫的卻是:「懶人的春天哪!我連女人的屁股都懶得去摸了!」結果是請章衣萍擔任編輯後,北新書局也關了。因此魯迅的詩中除嘲笑章衣萍,也不客氣說北新書局用了這種編輯,難怪會關門(掩門)。
魯迅的第三首詩針對復旦大學教授謝六逸(1898-1945)。詩云:「名人選小說,入線云有限。雖有望遠鏡,無奈近視眼。」
謝六逸是民族主義文學派人物,和魯迅的革命文藝立場不同。他編選《模範小說選》,選錄魯迅、茅盾、葉紹鈞、冰心、郁達夫五人的作品來反對文藝革命。謝六逸說中國作家數目足以湊滿五百羅漢,但以望遠鏡高度的「墨線」標準,只能很有限的選了五位作家的作品。
這樣的作法一定會被其他作家批評,說他是近視眼。因此魯迅在詩中說:「名人選小說,入線云有限」。魯迅後面兩句批評謝六逸,你眼中沒有革命文藝,即使自認有望遠鏡高度,結果還是近視眼的水準。
魯迅的第四首詩針對上海復旦大學教授趙景深(1902-1985)。詩云:「可憐織女星,化為馬郎婦。烏鵲疑不來,迢迢牛奶路。」
魯迅主張翻譯外文要「硬譯」,而趙景深則反對並加以攻擊。趙景深將德國小說《Der Zentaur》(半人半馬怪)誤譯成《半人半牛怪》,也將俄國小說《Ванька》(萬卡)中的Milky Way(銀河)翻譯為「牛奶路」。魯迅認為趙景深自己亂翻譯,還敢批評別人。於是寫詩諷刺,說可憐的織女,本來是牛郎的妻子,遇到趙景深,牛馬不分,變成馬郎婦。而趙景深把銀河譯成牛奶路,恐怕連烏鵲都懷疑,不來為牛郎織女搭橋了。
魯迅雜詠的雖然是一九三二年代的作品,然而他看到的現象,在九十年後的今日,似乎仍然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