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婆芋 似芋頭的有毒植物

文/林育安 |2021.10.12
1618觀看次
字級
姑婆芋 似芋頭的有毒植物 圖/BOB
姑婆芋 似芋頭的有毒植物 圖/BOB

文/林育安

前陣子新聞報導有一婦人享用了從飯店買回來的餐點,吃下後沒多久就覺得口腔和舌頭有刺麻感,經送醫治療後,廚師才承認是因「蓮葉」不夠了,方便行事改用「姑婆芋」的葉片,其汁液流出進而沾染到餐點。前幾年也有一位政府官員因誤食摘取的姑婆芋,導致喉嚨發炎、嘴唇紅腫刺痛等中毒症狀。從這些事件透露出,大眾並不太清楚生活周遭植物的特徵。在此介紹「姑婆芋」,讓同學們認識它一下。

國人愈來愈重視休閒娛樂,有些人常至山區走走,享受森林浴並吸收芬多精。同學們可能會在登山步道上發現,周遭長了好多芋頭,其植株高大、葉片茂密,真想摘幾顆芋頭回去煮芋頭湯喝。若你真有此想法,摘幾顆回去煮來吃之後,保證一定不是美食填腹、口齒留香,反而是會讓你痛苦難受,哭著找媽媽。這種外形似芋頭的植物,我們稱為「姑婆芋」,是有毒植物的一種。

包覆食材 遮陽擋雨

記得小時候,媽媽有時要我幫忙跑腿至菜市場買些東西回家,媽媽會拿著錢和一張寫著要買菜的便條紙給我,到傳統市場的素食攤販上去買素肉,或是至菜攤上買些菜。當時,塑膠袋還沒問世,大多是以舊報紙或是姑婆芋的葉片包覆後,再以草繩綁著然後提回去給媽媽。然而,隨著工商業的進步,塑膠袋盛行,現今已很少人再用姑婆芋的葉片包覆食材了。

姑婆芋的葉片除了在早期可以包覆東西外,若是出外登山、健行時,豔陽高照天氣太炎熱時,此時可以摘取山區小道邊姑婆芋的葉片,反轉過來當作斗笠戴在頭頂上遮陽;或是碰到下雨而沒帶雨具時,此時就可以摘取有莖的姑婆芋葉片當作雨傘擋雨,以避免身體被雨淋溼了。

腐蝕強鹼 勿觸眼部

「姑婆芋」的葉片很大,如同大象的耳朵一般,所以它的英文名稱為「Giant elephant’s ear」。天南星科植物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在花序的外圍有一個呈長橢圓狀的佛焰苞保護,花序位於其中,為肉穗花序或稱為佛焰花序。花為單性,雌雄同株。

《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一書中就有記載姑婆芋為大毒。「姑婆芋」全株有毒,但以地下塊莖毒性較強,其有毒成分主要為──姑婆芋素和草酸鈣晶體,為強鹼具有腐蝕性,另外也含有氰酸和生物鹼等有毒的成分。當皮膚或眼睛不慎沾到其汁液時,眼睛會有劇痛感、流眼淚,若傷到眼膜將會導致失明。

下次同學到野外,除了路邊的野花別亂採外,對於路邊不識的芋頭也不要亂採,以免惹禍上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