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級玩家】 張超 用3D軟體復原城市 虛擬的人生亦是人生 文/記者莫鑫、張思林 |2021.10.10 語音朗讀 155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鐵羽踏白」設計的鎧甲。圖/新華社張超復原的杭州城盛景。圖/新華社張超外型像個古代大俠。圖/新華社張超復原的杭州城盛景。圖/新華社一襲黑袍,長髯長髮,戴著茶色眼鏡的張超從遠處緩緩走來,若腰間再別一把佩劍,他幾乎就是武俠小說中,遊走於刀光劍影的武林「大俠」模樣…… 圖/新華社工作中的張超。圖/新華社張超復原的杭州城盛景。圖/新華社 文/記者莫鑫、張思林一襲黑袍,長髯長髮,戴著茶色眼鏡的張超從遠處緩緩走來,若腰間再別一把佩劍,他幾乎就是武俠小說中,遊走於刀光劍影的武林「大俠」模樣……相較於這個極其大眾化的真名,他的網名「WilliamC威廉超」的知名度要高很多——在城市經營模擬遊戲《城市:天際線》(City:Skylines,簡稱CSL)中,他是眾所周知的「大神級玩家」、CSL官方簽約的中國城市建設者。最為人稱道的是,他曾在遊戲中用五千個小時復原了杭州城盛景,並將眾多宋代臨安城的古建築融入現代杭城,讓人們有機會飽覽「人間天堂」的前世今生。他還憑著《紅樓夢》書中的內容,融合自己的想像,在杭州西湖邊「再造」了一座大觀園,引來眾多「紅學家」的關注。「我就不客氣地將夢境實現吧!」在遊戲中實現夢想張超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杭州人,本科就讀於清華美院建築室內設計系,畢業後相繼在阿里巴巴和浙江大學工作。二○一五年,他從浙江大學離職,成為一名自由工作者;二○一七年接觸CSL遊戲後,他便著手建設杭州的「數字孿生城市」,一發不可收拾。二○二○年八月,《〈紅樓夢〉賈府一比一復原(上)》上線,張超將原著中虛構的都城「長安」內的大觀園,搬到了現實中杭州西湖南岸的玉皇山腳,以「紅樓公園」為名,在遊戲中加以復原。視頻一上線便引發網友熱議,有的在評論區談論自己的「紅樓情結」,有的則寫下自己對於大觀園內建築坐落排布的見解。「再現大觀園是每一位『紅迷』都想做的事,歷朝歷代的讀者心裡都裝著自己的大觀園,我只不過是在遊戲中實現了我的紅樓『夢』。」張超說。今年一月,張超的另一個視頻《五千個小時復原杭州城》發布,雖然只是短短幾十秒的預告片,還是讓許多網友大為驚歎。「五千個小時啊,單單是這份堅持與熱愛就令人肅然起敬。」網友在西瓜視頻的評論區留言道。張超告訴記者,五千個小時的工作僅僅完成了對杭州西湖周邊的再現復原,想要全面復原整個杭州城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目前只完成了計畫的百分之五,我的夢想就是有生之年完整復原杭州城。」張超還根據杭州現有的城市規畫和街道樣貌修建了高架橋、停車場、學校、醫院等必要的現代基礎設施,又將南宋皇城的風貌,連同隨著時代發展而被高樓大廈所覆蓋的歷史遺跡一一復原,讓城市的整體風貌亦古亦今,儼然杭州的「數字孿生城市」。在遊戲的機制下,有十多萬人在復原後的杭州城中經歷人生的起起伏伏。「任何3D軟件都可以將城市中的建築一一復原,若無人生活在其中,只是一座冷冰冰的城市。在CSL裡,每個居民背後是獨立的人工智能算法,他們要在我的城市裡生老病死,甚至還有幸福指數,這樣的城市才是有溫度的。」張超提到。「水電、商業、娛樂設施、體育設施等,在我的城市裡一應俱全。虛擬的人生亦是人生,他們幸福與否也是我復原杭州城時著重考慮的。」張超說。漫遊世界最愛杭州得益於之前在浙江大學的工作,張超有機會參訪全球眾多國家,其足跡遍布全球一百七十多座城市。縱使體驗過種種異國風情,他依然將杭州視作最喜歡兩座城市之一。「杭州和威尼斯是我最喜歡的兩座城市。水是這兩座城市共同的主題,它們也因此頗有浪漫與人文情懷兼具的特色。」張超說。在張超看來,杭州的美不僅美在西湖勝景,更在於那一湖水背後承載的文化底蘊與人文積澱所造就的此景之雅致、此城之盛名。在多元文化中來回穿梭,他對文化交流與融合有了更加獨到的思考,並將其融入CSL的城市搭建中。二○二○年,CSL遊戲官方邀請全球十二名頂級玩家參與「共造一城」的全球合作項目,張超成為唯一一名入選的中國玩家。他在遊戲中打造的「城市廣場和公園」部分被官方評價道:「以亮麗的中國風為這座國際大都市畫龍點睛!」張超設計的這處廣場,極富中國傳統建築的特點,但細看又能發現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天主教等包含多宗教文化信仰的建築細節,廣場上「世界和平」四個大字清晰可見。找到自己的文化體驗談到自己為何要這樣設計時,張超說:「我想讓多元文化能在全球玩家共建的這座虛擬城市中得到融合,我希望每一個人看到我的作品時,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文化體驗。」「作為唯一一名入選的中國玩家,我也想在世界玩家面前炫技一下,代表中國不能丟臉。很高興我做到了!」張超興奮地講道。張超還和許多中國大陸玩家一起,將遊戲中用到的中國建築素材分享給全球玩家,並錄製視頻教程,引來不少外國玩家在自己的CSL虛擬城市中建設中式建築。遊戲視頻創作者 組建第一個甲胄男團在遊戲中「造城」之餘,張超還和朋友們在今年組建了第一個中國大陸甲胄男團「鐵羽踏白」,與老友「煉鎧」工作室的主理人溫陳華一起復興中國甲胄文化。溫陳華是大陸頂尖的專業制甲師之一,被譽為「唐宋甲胄復原第一人」。《長安十二時辰》、《清平樂》等劇中,演員身穿的鎧甲便出自他們之手。在今年八月份的一次活動當中,「鐵羽踏白」成員首次展示了「煉鎧」工作室最新改良復原的龍鱗明光鎧(趙雲甲)。「我們既注重甲胄的製作,也注重甲胄文化的表演。穿上幾十斤重的甲胄,向世人展現這般文化時,才能感受到自己心中作為中國男兒的氣概與熱血源源不斷地湧現。」張超說。張超發現,近些年日本和歐洲的甲胄大量出現在影視作品中,比如好萊塢著名科幻電影《星球大戰》系列中,士兵的頭盔就很明顯地源自日本的甲胄文化。但可惜的是,人們對於中國的甲胄文化知之甚少。「大家熟悉漢服,但很少有人了解甲胄。我們復原中國甲胄,就是希望讓全世界看到,中國甲胄不輸於任何外國甲胄,其中蘊含的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文化脈動與民族情懷。」張超說。但張超也坦言,受古代陪葬制度所限,武備在許多朝代被禁止作為陪葬品,出土的整套甲胄極少。縱使這些甲胄當時有萬般華麗,人們今日也無緣得見其風采。「沒有實物就只能更多地通過文字記載以及壁畫、造像等嘗試復原甲胄原貌,雖然可以一定程度上還原出當時鎧甲的細節,但是難度極大。」張超提到。張超曾在一個視頻中,自己可能是「中國最不會玩遊戲的遊戲視頻創作者」。在他看來,當下視頻平台在中國大陸的興盛,非常有利於古建築、甲胄等優秀的傳統文化在青年群體中傳播。眾多優秀的視頻內容,將像種子一樣埋在年輕人的心中,假以時日會成為他們鑄就中國文化自信、促進中華文化復興的重要驅動力。張超曾在自己的西瓜視頻帳號簽名中寫過這樣一句話:「文化不會死去,它只是靜靜地等待甦醒。」我們都知道,那一刻,正在到來!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版畫家】 陳東明 為偏鄉拉起文化風景線 下一篇文章 【邯鄲網紅】 劉阿楠 做廢品回收也能有千萬粉絲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3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4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5IABS大會 佛光山AI佛典翻譯受矚2025.08.1506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7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2025.08.1608屏東講堂 佛光兒童發願奉行三好2025.08.1509蔬食族營養健康滿點 補充蛋白質、鐵、B122025.08.1410社會光明面報導獎揭曉 參賽數創高2025.08.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擬音師】韓睿達 用聲音創造更多價值【《聊齋:蘭若寺》主創團隊】追光動畫 呈現真人實拍難有的效果浙江工商大學校長 郁建興 AI浪潮下 並非只鬥智鬥勇【作家】林竹 特殊筆桿書寫動人篇章【海南殘服再生資源公司董事長】陳德琳 以殘助殘 讓愛再生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 張和平 尋菌30年成就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