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畫家】 陳東明 為偏鄉拉起文化風景線 文/記者李恆 |2021.10.03 語音朗讀 15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陳東明創辦的木雕廠,工作人員正在雕刻。圖/新華社遼寧本溪桓仁滿族自治縣農民正在製作木版畫。圖/新華社陳東明在工作室裡展示他的作品。圖/新華社 文/記者李恆今年五十三歲的陳東明穿著圍裙、拿著刻刀在木板上輕挑細旋,午後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移動的手上,清幽鄉村、溫暖鄉土刀刀見影。從事版畫創作幾十年的陳東明,不僅讓自己填飽了肚子,還讓鄉親的精神富裕起來,口袋也鼓起來了。硬是靠著這身絕活兒,他給大山裡的小鄉村帶來新生,帶領鄉親們走出一條「金」路子。「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介紹自己總是以農民版畫人自居,也自嘲「木怪」,因為喜歡木頭、喜歡畫畫,才有了這堅守一生的版畫事業,才有了將這門有百年歷史的傳統藝術傳承下去的願景。陳東明出生在遼寧省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普樂堡鎮一個農戶之家。「年少時家裡窮,就早早輟學回家務農了。」陳東明回憶,後來跟隨父輩和遼寧版畫家李德甲學習版畫,從中發現了人生的樂趣。「版畫作為中華傳統藝術文化,它也是我們村的文化脈搏,我的很多創作靈感都是來源於『就地取材』。」每每提起版畫創作,他的眼睛都在放光。記者跟隨陳東明走進他位於桓仁縣城的個人工作室,被眼前的作品展吸引:牆上陳列著各式版畫作品百餘幅,作品基本以寫實為主,農民生活、農閒娛樂、農村風光等題材無一不囊括,處處透露著泥土的芬芳。「你看,這幅版畫上的兩棵樹就是我們村最高的兩棵大樹。」陳東明指著一幅一米多高的黑白版畫作品向記者介紹,這兩棵大樹就長在村口,庇佑著小小村莊。在陳東明等版畫人三十餘年堅守下,這門傳統藝術在小鄉村迸發新活力。一九九○年代,陳東明以版畫藝術為基礎,創辦木雕企業,設計製作木製工藝品,帶動當地村民就業,為他們創收增收。對版畫創作,陳東明初心不改。他把木雕廠創造的經濟收益繼續反哺於版畫創作,經常舉辦經驗交流會,一到晚上,他的工作室裡便迎來了一群來自不同行業的版畫愛好者,他們搞創作、談技法,形成了小縣城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線。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白沙茅龍筆傳承人】 張瑞亨 40年製筆從未放棄 下一篇文章 【大神級玩家】 張超 用3D軟體復原城市 虛擬的人生亦是人生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智利佛光山 祝福寶寶平安成長2025.08.1203【閃文集】黃金杯2025.08.1204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5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6【論愛談情】把愛說出口2025.08.1207社論--許倬雲院士的悲願2025.08.1308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9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10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擬音師】韓睿達 用聲音創造更多價值【《聊齋:蘭若寺》主創團隊】追光動畫 呈現真人實拍難有的效果浙江工商大學校長 郁建興 AI浪潮下 並非只鬥智鬥勇【作家】林竹 特殊筆桿書寫動人篇章【海南殘服再生資源公司董事長】陳德琳 以殘助殘 讓愛再生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 張和平 尋菌30年成就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