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王濬納諫

文/宋滌姬 |2021.10.05
865觀看次
字級

文/宋滌姬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這首詩的前四句敘述晉朝大將軍王濬攻下吳國的過程。此戰過後,晉室一統天下,立下大功的王濬,卻因功勞的歸屬與王渾爭執不休,徹底交惡。此事見於《晉書》卷四十二。

王濬,字士治。晉武帝計畫攻打吳國時,下詔封王濬為「龍驤將軍」,派他修建舟艦。王濬建造出能容受兩千兵士、可供騎馬往來的大型軍艦。

王渾,字玄沖。深受晉武帝器重,封征虜將軍,令他領軍南征,王濬也受他調度。軍隊來到長江邊上,王渾認為應先穩固長江的防線,再渡江攻打吳宮,下令王濬停船過來商議。王濬因事先得知吳國的軍事布防,自認勝券在握,以「風利,不得泊也」為由,開著軍艦,一路破壞吳國埋江的鐵鎖,直衝吳都。

吳王孫皓在江岸見到晉軍威盛的氣勢,膽顫心驚,立刻讓人送上降書,以戰俘之身,前往都城。王渾知道這事,非常生氣,認為自己的功勞被搶,向皇帝上奏王濬不守軍令,應該將他繫枷鎖、乘囚車,押解回京。但晉武帝認為王濬討伐有功,拒絕這個奏請,只下了道詔書責備王濬,並未有任何刑罰。

王濬自認立下大功,應該獲得很大的獎賞,卻反而被下詔責備,十分不滿,立刻上書陳述自己的功勞,希望獲得豐厚封賞。王渾知道後心裡有氣,找其他官員呈上奏折,說王濬沒將吳國的寶物上交國庫,而是由任由自己的軍隊瓜分。王濬上書喊冤,說這事可以找吳國降君來問虛實,王渾是反白為黑。

王濬自認為功勞很大,卻受到王渾父子及豪強的壓抑,心裡很不平。親友范通對他說:「你有美盛的功勞,但很遺憾你卻是『居美者,未盡善也。』」王濬問原由。

范通說:「如果你剛平定吳國回來時,就學顏回的不自誇。有人問起,你就說:『聖主之德,群師之力,老夫何功之有?』這樣有人能挑出你的錯誤來嗎?還有,你若抱持藺相如對待廉頗的雅量跟王渾相處,王渾也無法在陛下面前譖言。」

王濬說:「先前鄧艾滅了蜀國,卻因功高受猜忌而被誅,我怕步上他的後塵,才極力為自己辯說,看來是我想偏了!」王濬從此不談自己平吳的功勞,反而大眾認為他「功重報輕」,紛紛為他請功,王濬因而被升任為鎮軍大將軍。

王渾和王濬都是名將,都立下大功勞,但因相互爭功,導致名聲不佳。范通說王濬「居美者,未盡善也」,真是語重心長。幸好這番勸諫讓王濬幡然醒悟,沒有重蹈鄧艾覆轍。雖然無法和王渾冰釋前嫌,但得以安度晚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