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沙烏地阿拉伯這個國家時,同學第一個聯想到的特色是什麼?高聳的杜拜塔、豐沛的石油產量,或是充滿神祕探險氣息的沙漠荒原?事實上,沙烏地阿拉伯境內有高達一半的國土為沙漠地形,但同學們知道嗎?這片土地可不是一直以來都這麼荒蕪,數十萬年前,它甚至就像現在的非洲大草原一樣熱鬧。
圖/樹下繪本
文/鄭可安
提到沙烏地阿拉伯這個國家時,同學第一個聯想到的特色是什麼?高聳的杜拜塔、豐沛的石油產量,或是充滿神祕探險氣息的沙漠荒原?事實上,沙烏地阿拉伯境內有高達一半的國土為沙漠地形,但同學們知道嗎?這片土地可不是一直以來都這麼荒蕪,數十萬年前,它甚至就像現在的非洲大草原一樣熱鬧。
隨著科技的進步,考古學家能夠藉由衛星圖象,更深入分析一地區內的地形起伏。在眾多荒漠之中,內夫得沙漠(Nafud)上乾涸已久的古湖泊,率先引起科學家的注意。
遷徙獸徑 曾為綠洲
本該消失殆盡、與周圍環境色調融為一體的湖床,在衛星圖看來居然多了一分「水」的色澤。綜合地質特色及過去50萬年的氣候研究,研究團隊認為過去短暫溫暖、潮溼的環境,曾將內夫得沙漠打造成有湖泊、河水,鬱鬱蔥蔥的草地樂園;不過,一旦氣候轉為乾燥,綠意盎然的草原又會變回寂靜的荒原。
為了證實這項推測,團隊開始進行湖泊底部的挖掘工作,發現了鴕鳥、大象、河馬等動物的骨骸,以及長距離移動的足跡。看到這裡,同學是不是覺得這樣的景象似曾相似呢?每年季節轉換時期,非洲南部的坦尚尼亞與肯亞交界處都會上演壯觀的動物大遷徙,這也意味著內夫得沙漠在過去歷史上,曾是動物遷徙旅途的必經之地。
過路痕跡 描繪路線
除此之外,考古學家還在湖床底下發現大量象徵人類文明的石器工具,但並非同屬某一時期,而是橫跨20萬年前至7萬年前的大尺度時距。當研究人員為可能找到新發現的古文明,而感到振奮不已的同時,卻察覺到一件弔詭的事:雖然湖泊底部留下許多工具,卻沒有找到史前人類的遺骸,如果他們曾定居於此,少說也會有些生老病死或房屋建材的遺跡。因此,考古學家也只能用「過路客」留下的用品,來解釋這些埋藏在湖床底下的石製工具。
過去,科學家認為中東找到的尼安德塔人遺骨來自非洲大陸,卻無從解釋他們來自何處,部分科學家認為,史前人類要想穿過非洲北部氣候惡劣的沙漠抵達中東,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傾向認為他們是往南部遷徙。不過,在這次研究之後,科學家能更有條理的描繪尼安德塔人遷往中東的路圖,為物種遷徙及起源地提出更全面的解釋。
或許數十萬年前的今天,內夫得草原上的動物和史前人類正一起為了尋找更適合居的環境,開啟一段驚心動魄的萬里征途,期待下一次雨季到來時,再回到溫暖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