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少霖
萬物有靈,大陸福建泉州地方自古流傳有不少動物禮神佛的事蹟,試舉如下。
福建泉州文興渡碼頭,古時水位深,靠岸的船隻多。清末民國時期,常見成群海豚嬉游跳躍,有如集體朝拜石塔上的四面觀音。石塔名為寶篋印經塔,為航標塔,也是祈願塔,為宋時遺物,當地百姓每年在觀音菩薩誕辰日都會前往朝禮。而今文興渡水位早已變淺,只遺留石塔在那裡靜聽潮起潮落!
泉州青蓮寺,過去寺門前為普濟橋渡,後門推開,海水潮汐可至。據當地潯美村老人回憶,在清末民國時,他們親眼看過海潮景象,並有大群大海龜成群結隊至青蓮寺前朝拜阿爺公。阿爺公,姓蕭名望之,為漢代三朝元老、太子太傅,曾位極人臣,為閩南王爺總巡,能驅除人間邪惡。
另有一座石筍橋始建於北宋皇祐元年(一○四九),原橋長八十餘丈,橋上原有八塔、六護塵、十二橋獅、四橋神。橋頭有觀音寺,相傳在一九六○年代前,每逢農曆六月十九觀音佛誕前後,江面皆有「鼇魚拜觀音」之奇觀。
其附近有媽祖廟,自元代開始,有鯊魚,名「鎮港鯊、五色鯊魚」,皆在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日、九月初九媽祖升天日,隨著海潮遊至霞洲港,頭朝媽祖廟,依次騰出水面三次進行敬拜。每到那一天,石筍橋上、筍江畔,觀看此景者人數眾多,顯得擁擠。此奇觀直到一九八二年,有軍人用機槍掃射鯊魚後才消失。
泉州承天寺現有一隻亞洲巨鱉,其體重一百餘斤。寺中出家人誦經時,它時而會將頭部探出水面,朝正殿方向,如是聆聽、學習、朝拜,似極有靈性。
海豚、海龜、鼇魚、巨鱉、鯊魚等動物,大都與人類較為親近,甚至有著比其他動物有更高的智慧,或許,牠們更能夠感受到神佛的慈悲及世人的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