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偉 投身泰國人才培育 文/派翠西亞 |2021.09.11 語音朗讀 452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李智偉(第一排左2)是台灣學子海外實習生口中的「乾爹」。圖/李智偉提供李智偉全家努力融入泰國生活。圖/李智偉提供李智偉曾任軍事發言人室新聞官。圖/李智偉提供原本在軍中深受長官器重的李智偉,曾任職於軍事發言人室及國防大學戰略教官,連年考績甲上,然而就在同僚、長官都看好他深具潛力之際,竟在46歲那年申請退役,理由是:大丈夫該勇敢地接受改變,走自己內心想走的路,如果不退,哪天有機會升為將官,言行舉止將更受拘束,退役後往海外打拚的那股勁兒也沒了……圖/李智偉提供以全建教合作模式,讓泰國人才全薪免學費進修。圖/李智偉提供 文/派翠西亞原本在軍中深受長官器重的李智偉,曾任職於軍事發言人室及國防大學戰略教官,連年考績甲上,然而就在同僚、長官都看好他深具潛力之際,竟在46歲那年申請退役,理由是:大丈夫該勇敢地接受改變,走自己內心想走的路,如果不退,哪天有機會升為將官,言行舉止將更受拘束,退役後往海外打拚的那股勁兒也沒了……發展順遂卻懷抱大夢年幼命運多桀的李智偉,由無血緣關係的祖母帶大,少年時期便進入中正預校就讀,政戰學校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畢業後,在軍中發展一路順遂,歷練過軍事新聞通訊社記者、軍事發言人室新聞官,並於2011年取得國防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學位,一直是很被看好的台籍軍中菁英,也深受長官器重和信任。「念碩士班時,曾利用寒假一個人到東南亞當背包客,雖然口袋不深、英文不溜,但走過幾個國家與多個城市後,驚歎於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華人前輩竟能赤手空拳在中南半島打出天下,當時便興起『有一天,我也要來這裡拚出一點成績』的想法。」為了能趁年輕海闊天空自由行,李智偉毫不遲疑於2015年底申請退役。泰國打拚先適應文化「雖然我很感謝國家對我的栽培,可是心裡一直有個聲音,想趁著經驗俱足、體力還行、仍有壯志的年紀,勇敢到世界不熟悉的國家或地區闖一闖。」李智偉不否認,剛受邀至泰國北欖府「泰國─台灣(BDI)科技學院」任教時,覺得工作方式與社會真實情況和事先想像差距頗大,但他還是立刻努力融入及適應當地的生活和文化。北欖府是緊鄰曼谷南方,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昭披耶河口城市,也是不少台商扎根泰國的根據地。「BDI集團棣屬於盤谷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由資深台商張聚麟先生創立。一家台商企業,之所以會在當地買地蓋樓、正式辦學,是因為當年泰國技職人力專業性不足、人才不穩定,泰國人個性又大多樂天知命,很容易安於現狀,對升遷加薪及提升技術往往缺乏動力……」全薪免學費培養人才為了替泰國培養中高階管理、財會、資訊、模具、工業製造……人才,台灣(BDI)科技學院於2001年6月正式成立,也得到泰國政府核照承認學籍,學生清一色是泰國人,最高峰時,每年約有500多個學生,可惜因學習風氣不夠理想,2014年繼任董事長張玲琴決定停辦轉型為「全建教合作」教育模式。在泰國的教育學制中,技職學院即類似台灣五專的學制(3年高職+2年技術學校)。比較特別的是,台灣(BDI)科技學院參酌台灣的建教合作制度,高職學生學費完全由BDI旗下兩家主要的子企業支持,畢業後可直接投入職場;專科部學生除了學費全免,每個月還有近1萬多泰銖的薪資可領(比一般泰國人每月薪資還高出2000泰銖)。秉軍人精神克服萬難之後更吸引20餘家泰國在地企業(多數為台資),委託代為培育現職員工的專業技能。李智偉很敬佩老董事長女兒張玲琴的辦學精神,到了泰國後積極學泰文,也努力適應泰國人的宗教信仰及「王室為尊」的觀念。「不論過去在軍中,或是如今前往泰國開啟第二職涯,我都是秉持軍人克服萬難的精神──長官指示,使命必達。」因此任教4年後,被學校倚重為副校長的職務。至今,李智偉已在泰國貢獻超過5年,兩個女兒中,老大如今在泰國知名學府KMITL就讀建築系,專攻智能科技建築;二女兒在泰國讀國際學校兩年多後,因泰國疫情嚴峻(前陣子每天都有超過2萬人確診),今年暑假轉回台灣讀9年級。除了為在泰國打拚的台商企業,培養中高階管理人才,李智偉每年更不避辛勞,親自開車前往泰北金三角,四處尋訪想讀書、肯上進的泰北孤軍後代,提供免學費就讀台灣(BDI)科技學院的契機。盡全力栽培孤軍後代李智偉就像這些孤軍後代在曼谷的家長、導師、教練般,隨時鼓勵這些華人後代好好學習,更四處帶著他們參加各類比賽,累積他們面對挑戰的勇氣和信心。「泰北很多孩子屬於無國籍者,讀書求學對他們來說,原本是奢望,但泰國─台灣(BDI)科技學院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讓他們有機會學泰語、英語、華語,加上他們原本就熟悉泰國文化,一下子就能在曼谷這個國際城市立足。」李智偉在泰國多年,也曾思念台灣熟悉的一切,但只要想到能為這世界培養可造人才,他又決定忍受「身在異鄉為異客」的孤獨。學子海外築夢的乾爹泰國─台灣(BDI)科技學院副校長李智偉,自2017年7月至今,身兼台灣多所大學學子前往泰國實習的輔導老師,雖受新冠疫情影響,這兩年實習活動暫緩,但李智偉十分懷念帶領過的30多位台灣學生,及學生們親暱喊他「乾爹」的情景。泰國─台灣(BDI)科技學院為協助台灣教育部推動新南向學海築夢、深耕計畫,由副校長李智偉負責和台灣各大專院校簽定合作備忘錄,多年來,包括佛光大學、南華大學在內的台灣多所大學,在教育部經費贊助下,選送優秀學子前往泰國企業實習,也讓李智偉有機會在海外照顧台灣的子弟。這些學子在李智偉的細心安排、照顧下,順利於泰國台商企業,完成兩個月、數個月,甚至於半年的實習歲月,每當學子們將實習工作交接給學弟妹時,幾乎都會順便傳承「有事就去找『乾爹』!」的定心丸,顯見這些學子在李智偉的照顧與指導下,編織出精采的人生回憶。李智偉說,台灣年輕人勇敢離開舒適圈,真的很值得嘉許。雖然不少孩子一時無法適應泰國諸多和台灣不同思惟和做法,但基本上這些孩子不怕吃苦,而且學習都很紮實,所以只要心態開放,一趟泰國實習,都能大有收穫。更重要的是,台灣培養的年輕人,個個都是泰國企業非常渴求的(中高階)人才,台灣年輕人只要肯認真打拚,一定能在泰國站穩腳步,甚至放眼國際。 前一篇文章 宋少卿 防疫中也要散播笑聲 下一篇文章 毛琪瑛 一生受惠的家庭教養課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李驥 從佛法中認錯再出發 李財星 因一畝田 變身知識網紅 作者其他文章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李財星 因一畝田 變身知識網紅幸運攀越珠峰 人類應援蓑羽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