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看世界】 郵票上的人物──永不落幕的奧運面孔

文/王文靜 |2021.08.18
1337觀看次
字級

文/王文靜

奧運落幕了,但有些面孔,將永不落幕。

她,丘索維金娜是郵票上的人物。

今年東奧,代表烏茲別克、四十六歲的她是史上最年長的在役體操運動員。體操動作「丘索維金娜跳」,是以她命名。

這是她第八次參加奧運,何苦持續征戰?早年,兒子的白血病需要龐大醫藥費,她說:「你未痊癒,我不敢老( I don't dare to grow old until my son is fully recovered)。 」國家榮譽與母親角色,她選擇後者。任由他人謾罵「叛國」,她改代表德國出征。

叱咋奧運會與世錦賽,她共獲九枚金牌,十四枚銀牌,九枚銅牌。今年是她最後一次參加奧運,成績沒進入決賽,但在最後一場時,滿場掌聲。名次,已不足以評價她,她的故事早被寫入教科書。

五度活躍於奧運會的我國選手莊智淵,這次也是最後一次參賽奧運。

奧運,屬於二十歲年輕人,遑論四十歲的他。四十歲打奧運,速度不若以往。曾是世界排名第三的他,一個人的身影,激起疼惜。他把原本屬於教練的那席位子,留給母親——帶他走入桌球運動的第一位教練。

球場,認青春,但青春無情。

致敬丘索維金娜、莊智淵,他們沒辜負青春,也不任歲月擺布。

回首五十七年前,在東京舉行的奧運會。

如日中天的「亞洲鐵人」楊傳廣,在這次疑似被下毒而錯失中華隊史上的第一面奧運金牌。賽前,頂著一九六○年羅馬奧運「十項全能」銀牌、「十項全能」史上打破九○○○分的第一人等榮耀,最後,英雄飲恨,只拿下第五名。楊傳廣傳奇一生:初始只是一位陪跑員,補位為候補運動員;原本只是跳高單項選手,苦練出其他九項。後來,三度進入美國「名人堂」。東京奧運的失利,無法抹滅楊傳廣如歷史般的存在,他也是「郵票人物」。

揮別一九六四年東京奧運的悲情,今年,我們創紀錄獲得二金四銀六銅。

二十七歲的舉重金牌郭婞淳、二十六歲的羽球金牌王齊麟與李洋、二十五歲的體操銀牌李智凱 、十九歲的桌球雙打銅牌林昀儒……日正當中。

每一面,都是從高壓地獄爬出來的獎牌。不只獎牌,他們在名次以外,傳遞更高價值的精神。

在王齊麟與李洋身上,搭配出「完美的團隊,成就不完美的個人。」

一百八十八公分高的王齊麟以犀利殺球攻擊勝出,李洋擅長組織策略,二人球技互補,個性互補。王齊麟很強但情緒波動大,對失誤耿耿於懷。穩重的李洋是他的鎮定劑,每每穩住搭檔:「失誤就失誤,不可能每一球都失誤。」紅花若無綠葉,無法突顯絕世之美。綠葉支持紅花,紅花感謝綠葉。合作卻何其難,但他們用奧運金牌,證明合作的力量。

激戰「世界桌球王」的林昀儒,賽後,媒體採訪落敗的他,如何評價對手?當時世界排名第六的林昀儒小聲地回應:「我有資格去評價他嗎?」只有十九歲、剛拿下奧運桌球混雙銅牌的明日之星,如此謙遜。謙遜,來自家教。兒子名揚國際時,林昀儒的父親這麼說:「就像陳之藩所說的,得之於人者太多。所以我們常懷感恩之心,期許昀儒要敬天、敬人。」他感謝一路走來的十位貴人。

敬天、功不獨居,小林同學展現「王者之兵,勝而不驕,敗而不怨。」

為期十六天的競賽,挑戰人類體能極限之際,更動容的是人性展現。得獎那一刻,舉國矚目,媒體頭版頭條。但大多數獲獎者在一年後,就被淡忘。江山代有才人出,名次或世界紀錄不會在原地不動。但有極少人能超越名次,成為經典,在教科書、郵票被傳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