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一代奇人李九我

文/洪少霖 |2021.08.12
1080觀看次
字級
「息我處」殘碑拓片 圖/洪少霖

文/洪少霖

明朝宰相李廷機,號九我,曾任翰林院編修、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封太子少保等職稱,著作有二十多部,足見其知識淵博。曾聽友人介紹:李九我在生前便為自己修建了墓室,題好了自己的墓碑碑文,寫好了自己的墓誌銘。當時,他能寫的皆已寫好,剩下的就是填空題,等著他過世後,後人再幫他補充。

明史記載其「遇事有執,尤廉潔,然性刻深,亦頗偏愎,不諳大體。」因奸臣擋道,堅決辭官,他連接寫了一百二十多封辭職信,皇帝最終才批准。由於過於慷慨,他的晚年經濟狀態低下,退休四年後便離開人世。在筆者看來,他不願同流合汙,難免受人排擠,生性有著一分剛正與灑脫!

李九我的墓位於泉州南門外亭店村李厝山,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阿苗故居一帶。其墓碑曾被砸成兩塊,壓疊於水渠中,後來考古專家將池水抽走,才使它重見天日,目前被收藏於泉州南建築博物館內。

傳說,李九我少年時期住於浮橋街,青年時期在筍江邊教書。有一回,鄰居家的一隻雞跑進他的書簏裡,沒人找到。鄰居誤以為是李九我偷吃,因為鄰居曾見李九我吃雞腿。於是,他們到觀音寺擲筊,沒想到連擲百筊皆未允筊,後來觀音顯靈,指明那隻雞的位置,並點出李九我所吃雞腿為木頭所刻。或許,這是觀音在磨練李九我的品性,促使他在後來的仕途中遭遇眾多挫折,依然堅韌,依然不忘初衷。

民間故事中,李九我與福清人葉向高為親兄弟,兩人一同進入內閣,關係良好。李九我曾邀約葉向高及三朝元老石獅人黃克纘一同到浮橋筍江、紫帽山及清源山出遊,留下不少佳作。著名思想家李贄比李九我年長十四歲,李贄曾在自己的書中表明對李九我的好感,李九我也曾寫下祭李贄文,表達自己對李贄的敬佩。

李九我故居有兩處,一處位於舊泉州西門五塔巷內,近年那兒曾辦過麻袋廠;另一處位於浮橋觀音寺附近,為其早年住宅,其宅前原有匾額「大學士舊宅」。李九我曾對皇帝說道:「臣故里泉州浮橋,瀕江臨街,甚是寬敞,無庸重建。」皇帝派人調查後,才知其家宅十分簡陋,於是賜他馬鞭一支,讓他打馬三鞭,三鞭內馬奔之地全部由他徵用,劃為其相府範圍。然而,李九我心善,他只到當時較為荒蕪的五塔巷一帶,輕鞭三下,圈地甚少。由此,世人將五塔巷一帶,也稱之為「賢相里」。

李九我曾買義田供貧困族人度日,然而他卻連為自己購置一副較好的棺木都不願意,最後只靠其學生捐錢置一副薄棺安葬,也不願動用義田。其墓碑上沒有落款,惟「息我處」三字,顯簡易、通明、直白。

有相關資料顯示:李九我故居位於現今浮橋觀音寺一帶,同時那兒且有石塔山、陳君岩、祈雨壇、劉忠順亭、狀元曾從龍別墅、詹仰庇筍江水榭、筍江書院等,其「筍江月色」且為泉州古代八景之一。傳說,觀音寺的下水域裡沉睡著一條聾龍,其「大睡三千年,小睡五百醒」。可見,古時觀音寺一帶景色之佳,人文鼎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