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纈傳承人】 管蘭生 30年堅持 復活古代染纈藝術 文/記者文靜、馬莎、馬希平 |2021.07.25 語音朗讀 152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蘭州交通大學染纈藝術研究所所長管蘭生攪動染缸。圖/新華社蘭州交通大學染纈藝術研究所拍攝的染纈布藝作品。圖/新華社管蘭生介紹一幅由他帶領的研究團隊,所製作的染纈藝術品。圖/新華社 文/記者文靜、馬莎、馬希平中國染纈藝術源遠流長。以前,代代相傳、局限於民間小作坊的染纈技藝,如今走進大學,受眾多年輕大學生追捧,吸引數百名畢業生以此為業。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色彩魔術師」——管蘭生。今年53歲的管蘭生是蘭州交通大學染纈藝術研究所所長,家中世代以染纈為業,他是第5代傳承人,從小和染纈結緣。國畫專業畢業後,他任教於蘭州交通大學。為了讓染纈這一古老技藝走進年輕人的生活,他翻閱古籍,埋頭做實驗,將染纈技巧和色彩配方轉換為上課內容。猶如走入色彩世界「染纈是中國絲綢印染工藝的總稱,最早可追溯至秦代。」管蘭生說。自古以來,染纈匠人就地取材,從石榴殼、蓮蓬、紅花等植物中萃取天然染料,設計好花紋後,經過灰纈、絞纈、蠟纈和夾纈等不同工藝,將絲綢製品變得色彩斑斕。閒暇時間,他經常帶領學生四處采風。憑藉藝術家敏銳的觸感,管蘭生的落目之處皆是畫:漫天黃沙、佛手菩提、雨滴落花……都被他轉化為色彩斑斕的染纈作品。他數次遊訪敦煌,沉醉於敦煌壁畫的瑰麗和宏大。「敦煌壁畫是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庫,也讓我下定決心,要『復活』古代染纈藝術。」他說。2014年,蘭州交通大學成為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染纈技藝的保護單位,學校成立了染纈藝術研究所和絲綢之路染纈藝術博物館,並組建了一支專業隊伍,從事染纈傳統文化的專項研究。走進蘭州交通大學的染纈藝術研究所,猶如走入一個色彩世界,一幅幅絢麗多彩的染纈作品令人歎為觀止。其中,一幅名為《祁連山》的作品尤其捉人眼球。管蘭生說,這幅以絞纈工藝為主的作品,耗時近半年。經過線繩的多次捆紮、浸染,布料上呈現出層次豐富綠色,高山、森林、草原和而不同,蒼翠欲滴,處處靈動。「細看能發現,樹和樹都有略微的顏色差別,這都是我們一棵棵『種』出來的。」管蘭生打趣道。帶領學生創立品牌2017年,蘭州交通大學入選為「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培計畫」承辦學校,每年,學校都會舉辦「絲綢之路染纈研修班」,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專家學者、非遺傳承人等來交流學習。如今,管蘭生已培養出數十名以染纈藝術作為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管蘭生並沒有止步於此。「染纈藝術還處於『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發展階段。要讓古老技藝煥發新活力,必須通過生產性保護,賦予它生命力。」他說。管蘭生帶領團隊,積極開發文創產品,並創立「蘭生染纈」品牌,生產包括服裝服飾、生活用品、藝術收藏等結合染纈藝術的產品。管蘭生還將目光投向農村地區,他和團隊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定西市漳縣等地區開設培訓班,培養民間染纈藝人。「染纈作品雖顏色絢麗,但色牢度和耐光性仍是薄弱點。如何解決染纈作品的持久性,是我的下一個課題。」管蘭生一邊說,一邊攪動起陪伴他三十多年的那口大染缸。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紀錄片導演】 竹內亮 厭惡偏見 捕捉最真實人間冷暖 下一篇文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方如金 10年成就 創新傳統石笛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