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宜高速公路工程殉職紀念碑,見證當年開山的艱辛。圖/鄧榮坤
文/鄧榮坤
微雨的清晨,佇立於工程殉職紀念碑前,遠去的記憶再度被喚醒。
多年前,被譽為「全世界第五長」的雪山隧道通車時,同時為坐落於石碇服務區的北宜高速公路工程殉職紀念碑舉行揭碑儀式;多年後,往來的人們除了體驗北宜高速公路的方便與流暢外,也應該緬懷當年開闢道路時不幸往生的罹難者。
北宜高速公路,又稱蔣渭水高速公路。回顧北宜高速公路長達十五年的工程期間,由於雪山隧道沿線地質惡劣且地形多變,鑿山闢路充滿了危險,當時的隧道南口四稜砂岩區段密集的剪裂帶及斷層帶,是施工最艱鉅的路段。
工程人員在四十二次導坑地質災變、四十八次主隧道災變中,相繼有二十五位工程人員殉職。其中十二位遠從泰國來的移工,由於工程時須穿越山脈峭壁與河流,移工一腳踩空而自高處墜落殉職的占了絕大多數。二十五位殉職人員,有十三位是本國籍,分別是林子益、王正和、吳忠勇、倪義雄、許銘甫、陳耀西、陳春展、黃教達、楊德智、劉明輝、蘇春發、嚴聰來,與積勞成疾轉任後去世的國工局三區工程處首任處長郭榮松。
為紀念施工最困難的雪山隧道屬四稜砂岩區剪裂帶與斷層帶,紀念碑以隧道南口的四稜沙岩為材質,表面貼上花崗岩,並以金黃色碑文刻上殉職人員名字與工程紀要,對往生者表達最高的敬意。
佇立於以山為造形的北宜高速公路工程殉職人員紀念碑前,想像著當年因開山闢路而殉職的工程人員,如今僅留下一排名字與些許往事,讓我離去時忍不住回頭再看看這座深綠色的紀念碑,見證當年開山闢路那一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