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鈞堯
採訪大甲阿聰師,緣於路寒袖擔任台中文化局長,委託遠景出版社葉麗晴,謀以寫作的筆,賦予糕餅業者不同故事面貌。書成,是否完成使命不得而知,但因此結緣阿聰師。
阿聰師國中年紀就到糕餅店擔任學徒。烘焙蛋糕、麵包等不同食品,都需要配方,奶粉幾兩、沙拉油多少CC、蛋得幾顆等,師傅都小心翼翼遮掩量器,阿聰師只能機警地打量,完全不同現在,配方全部公開。
台北世貿中心尚未啟用以前,多假松山機場舉辦商展,阿聰師夫婦經常從大甲,乘車、轉車再轉車,到達會場,看烘培機、看自動化的糕餅機器。一九七三年阿聰師大膽標會、起債,花五十萬台幣,從日本買了一台半自動化機器。克服艱辛,以「開心奶酥」打開事業基礎,再一步步打造糕餅王國。
人生只一趟與一本故事,採訪他者是種擴充,我在阿聰師最早開基的「合味香」糕餅店,看到代售的茶葉、紹興酒以及吐司、蛋糕,跟一般糕餅店沒有兩樣,但阿聰師發揚大甲特產芋頭,做出名聞遐邇「芋頭酥」,在二○一六年春天,為我的新書發表會供應糕點。
一個月後參加大甲媽祖繞境,再度見到阿聰師夫婦。他們根本不讓我答謝贊助糕餅這事,而問我吃飽沒、一會兒繞境要帶水……我們已非一問一答訪談關係,而依稀風與雲,有過一天的風景;更有意思的是它有種種分身,在各樣的賣場,為我溫習採訪當天,阿聰師頻頻為我倒茶,款待的糕餅爭著出來亮相。
我的開口,根本不是問,而在吃、在喝。阿聰師讀出我的滿足幸福,我相信,那是我最棒的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