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消災解厄 民心所趨

 |2021.05.22
3081觀看次
字級

社論

明年將舉行地方公職換屆選舉,有志參選人已在街頭高掛看板,向選民問好。欲連任者,或正視民瘼,或針砭時事;未上位新人,會透過網路社群傳播政見。觀察各方熱議話題,正從往年的鋪陳未來願景、增加社福津貼,轉向探討公共衛生、交通安全等基礎政策。

歷年地方選舉,參選人所提地區適性政見,如海港城市標舉自由商貿;科技重鎮會說創新產業加X;台北市有松山航空站,每逢選舉常炒作遷建機場等。通用的適性政見,有都市更新、智慧城市、台鐵車站與軌道立體化、銀髮照顧、友善幼托、綠能交通、青年創富、拓展農漁產海內外市場等,不一而足。

但今次地方選舉前,新冠疫情在國際間已擴散年餘,敏感的從政者查覺出民心在意公共衛生與己身安全。有議員欲換跑道選行政首長,在回答媒體記者提問都表示,都市建設不只有翻修公園,還須構築安全、衛生的居住環境。

都市生活汙水若有序處理,能減少鼠患、蟑螂;若排入路旁側溝,會飄散臭味、孳生病媒蚊;汙水處理一向是城鎮是否現代化的重要指標。去年新北市政府公布汙水下水道接管戶數逾百萬,全台最高;接管率六成五,僅次於台北市,並預計明年達到七成五目標。台中市也公布去年汙水道接管戶數,創歷年新高。但六都之外的其他縣市,平均接管率約四成,改善速度不如大都會,甚至不得不坐視清運廚廁雜質的業者亂排牟利。

去年台灣缺颱風雨水,早露旱象;今年春雨不來,梅雨未到,疫情未除之際,復因水庫見底而限制民生供水,商戶、民宅的苦悶難以言宣。有志從政者乃知鋪混凝土水圳,用彩燈照亮橋洞美化都市水體,華麗有餘,卻難留住珍貴的水資源救旱。

翻修公園非無建樹,國內景觀學者曾發表專論,認為公眾健康與景觀生態有絕對關係;工業先進國家闢公園、改善空汙、整治河川淨化水體,營造健康環境,等於鼓舞民眾到戶外活動,可減少肥胖、心肺、精神等疾病。但是過度耗用預算在踵事增華,月月舉辦一次性船過無痕的活動,怠慢了基礎建設,旱年與疫年受苦的就是納稅人了。

疫情影響下,人們擔心搭公共運具易染疫而買車代步,去年全台汽、機車掛牌數量創新高,總數達二千二百九十七點七萬輛,等於平均每人擁有一輛機車或汽車。高雄成最愛騎機車的城市,新竹縣民持有小客車比率居全台之冠。復因防疫封境,搭火車旅行有出軌意外,自駕車出遊者眾,行車事故遞增。城區基礎設施滯後,騎樓地不通,通勤通學無大眾運具可乘,尖峰時段與路段常態性壅塞,媒體街訪選民,多抱怨交通太亂太擠太危險。

疫病助選民分辨公共事務執行面的輕與重。新冠疫情牽動人心,有為政府必會放下黨政意識,全力自產或外購疫苗防疫,視顧民生、保民命為第一要務;平庸的執政者,則防疫情外又防輿論,擔心政績破功。結果本土疫情仍進入社區,致英美媒體報導台灣接種疫苗速度太慢,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落居後段班。

乾旱幫助選民分辨公共事務執行面的虛實。承平時,華麗市容加煙花式活動的虛浮,欣快歡愉;但遇到災害,浮華顯難濟世,唯賴平日素樸耕耘,才能消災解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