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歡喜】 小滿──花未全開月未圓

文/林念慈 |2021.05.21
15378觀看次
字級

文/林念慈

國曆五月二十一日,小滿,長夏就要開始了,一天天地熱起來,該先吃點苦菜清熱,還是趴在窗邊等雨呢?此時若下起雨,空氣裡必是梅子那酸甜、軟爛的氣息,引人生津,還有屋簷上的雨聲,滴滴、答答,像極了行走的時間,特別適合傾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此時夏熟作物開始灌漿,未滿,但漸漸趨近於飽滿;其實小得即可,因為並非一無所獲,小滿很好很好,像是要盛起更多幸福。

但什麼是幸福呢?

是花好月圓、十全十美,還是完美無瑕?我們用盡氣力追逐極致,彷彿那是唯一的標準答案,卻對手上那杯灑出來的茶水皺眉,說:「太滿了。」宋代大書法家蔡襄的〈十三日吉祥院探花〉寫道:「花未全開月未圓,看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無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憐。」花開則謝,月盈則虧,所以最好的時光是花將開、月將圓,一切可期,所以倍覺可喜。

清朝名臣曾國藩十分推崇這首詩,認為保福、求全之道,莫過於此。他為了時時警醒自己,甚至將書齋取名為「求缺齋」,而從他一生的行跡觀來,也確實貫徹了「勢不用盡,事不求全」的哲學。例如他曾獲御賜「在紫禁城騎馬」的殊榮,但每次面見太后、皇帝,依然步行進出皇城,不敢有絲毫驕矜;而有了戰功之後,更淡化自身的功勞,盡量歸功於同僚、屬下。正因這樣的處事智慧,方能從險峻的官場中全身而退,他所求的自然不是「缺」,而是知足、長遠。

華人一向喜歡成雙成對的事物,但在日本文化裡,卻將單數插出的花稱為「生花」,定義為「希望之花」。生花多以三朵呈現,一則象徵天、地、人之間的和諧,表現出植物最天然的美感與生命力;二來,正因為單數並不圓滿,反而有了期盼,並激發出心底的熱情與力量。像是墨西哥的畫家芙烈達‧卡蘿,那千瘡百孔的身體和婚姻,並未阻止她綻放,相反地,她拚命生長,用彩筆開出了一朵最明豔的生命之花;她雖生而有憾,卻自我成全,是真正的圓滿。

日子走著走著,一年近半,竟有點像是中年的心情,有時眺望前路,有時也不免回首;而那些已經走過的日子,存取了日光和雨水,微微鼓起,竟也像是一顆顆即將飽滿的榖粒,在風裡繼續成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