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33】隨堂開示錄 417 隨堂開示錄─各類致詞 36 談讀書 5-5

文/星雲大師 |2021.05.21
1681觀看次
字級
禪門不立語言文字,超越語言文字,是讀書最高境界。圖/123RF

人間佛教讀書會「全民閱讀博覽會」
時間:2003年8月30日
地點: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

像我到美國、歐洲,我不會講「中華文化」,因為西方人最討厭的一句話就是「我們中華文化」。他說:「你們中國人口口聲聲都是『我們中華文化』,我知道你們中華文化很偉大,但是你不能用中華文化來壓迫我們西方文化嘛!大家要有個互相尊重。」我覺得言之有理。
德國日耳曼民族不優秀嗎?英美文化不優秀嗎?我們應該對他們刮目相看。對於中華文化,好的我們多多提倡,但像過去的「裹小腳」、「太監」,醜陋的「君要你死,不得不死」的君主專制,當然也要改造革除。所以各地方的文化有好的,也有不當的,透過讀書,透過知識的提倡,人類會昇華、會淨化,人心會提升。
我到南非弘法,有幾位黑人跟著我出家,他們很喜歡佛光山,可是來了以後,覺得很苦惱、受到歧視,為什麼?因為我們僧團是平等的,他們在這裡學習了幾年,會中國話、會唱讚,也會誦經。當了職事後分配工作,有的被分到雲居樓行堂,為大家添飯、添菜。我們現在也提倡信徒來了,跟著我們一起在雲居樓過堂用餐,不揀擇好吃不好吃,體會「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的逍遙自在。不過他們忽然見到一位黑人來到面前加一點飯、添一點菜,有國際性格的人覺得很平常,不覺得有什麼不一樣,但是還是有一些沒有見過世面的人,看到一個黑人出現在面前,就:「啊?」好害怕,讓我們黑人出家眾就感到難過,「人家都不喜歡我!」雖然佛光山很好,但是尊嚴受到損傷。
所以,我覺得台灣不要分什麼外省人、本省人、客家人,這是不應該的,我們要倡導「一切眾生平等」。像《金剛經》所說:「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不光是給他飯吃、給他衣穿,這樣來度化他而已,「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是讓大家解脫自在。那是不容易的啊!
所以我們未來的領導人,必定要有偉大的胸襟。你能包容一家人,就可以做家長;你包容一個村,就做村長;你包容一個縣,就做縣長;你包容一個國家,當然就做一個國家的領導人。這是「倫理道德」非常重要的一環。

第八個十年以後:佛學的人生(七十歲以後)

我現在七十多歲,才慢慢發覺到,佛教是很偉大的,佛法是很偉大的,慢慢才懂得「佛法無邊」,佛法的廣大。所以我說「有佛法就有辦法」。
七十歲以後,打從心裡,很自然地感受到佛法的美妙,即使不看經、不拜佛,可是,到底是過了半個世紀以上的佛門生活,聽的是佛經讚偈,吃的是蘿蔔青菜,遇到的是善良人類,耳濡目染地,就有一些禪心、就有一些佛心,那就不是知識了。
知識有分別心,有善惡、有好壞,但七十歲以後,不要有分別心,不要有善惡是非好壞的心,我無心、無念。一個人從讀書慢慢成長,到了無心、無念的人生,那又是另外一個境界了。所以,禪門不立語言文字,超越語言文字,這是讀書最高的境界。
拉雜講來,實在也沒有讀什麼書,不過是一路走來的心得,如此而已。關於讀書會,二年前在澳洲,感覺到台灣社會風氣之敗壞,媒體、傳播可以帶領台灣向下沉淪;每天都沒有一些善良的好事。你看,早上打開報紙,殺盜邪淫、殺人放火;晚上打開電視,第一條就是哪裡殺人、車禍、死人,都沒有歡喜的事情。怎麼辦?在我們佛教裡勉強可以說是一塊淨土,我們也不忍心獨享,所以就想辦法提倡讀書。
書中不但有黃金屋,書中還有淨土、有歡喜、有快樂,希望各位讀書人能可以提倡讀書會。不是個人讀書而已,把讀書會推廣到全世界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個「讀書人」。有錢,不一定寶貴,錢多,他不一定歡喜;沒有錢,但我讀書,我會有歡喜,歡喜就很寶貴了。

學員一:好多年來,一直讀著您的書,我最記得您曾經寫的一段話:「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閒;粉身碎骨都無怨,留得清白在人間。」在我的書本、筆記本寫著:「星雲師父是一位思想家。」一直很想看大師,今天心想事成,感謝佛祖保佑。

大師:你說的詩偈是明朝于謙所作,寫的是「石灰」的特性。意思是我們人應要學習這樣的精神,辛苦都不要緊,留一點好的形象、歷史在人間就好了。

學員二:小時候,一般人的生活很不好,沒有飯吃;但是現在社會富裕了,並沒有達到「富而好禮」的理想;現代孩子的學歷提高了,並沒有達到「書香社會」的情況。佛光山能辦人間佛教讀書會,我感到很殊勝。既然希望推廣讓世界全民都讀書,如果能突破宗教,變成佛光山全民讀書會,好像更能接納不同的民眾來參與。

大師:當初之所以叫「人間佛教讀書會」,其實,在我的心中,「人間佛教」不是宗教的,它是全民的。所謂「人間佛教」,就是關於生活、思想、家庭、倫理種種的人間事,佛教都關心。但是有個「佛教」在裡面,人家就會說:「你們是宗教的!」就好比當初建佛光山,有人問:為什麼叫「佛光山」?在將近四十年前,台灣沒有佛教,只有基督教,像政府機關的公務人員填表格,「宗教信仰」那一欄,他都不敢填寫自己是佛教徒,如果你填了「佛教」,就不能出國;填了「佛教」,你就不能升官、找不到職業。所以,那時候的佛教可以說是很可憐的。
最初我們就把佛教的卍字、法輪做成小紀念品,送給有緣人;黃金的買不起,就做銀製的項鍊,或是別針,別在衣領上。只要他走出去,人家一看就知道:「這是信佛教的!」好比基督教的十字架,我們也有卍字啊!
後來建了佛光山,一不做二不休就打起招牌,告訴大家:「我是佛光山。」叫「佛光」,當然有好,但也有一些麻煩。好的比較多,麻煩的就像我到有些地方去,他們一聽到是「佛光」,就很怕。其實「佛光普照」,不用怕啊!光明來了很好啊!但他們不這樣想。我接受你的意見,以後「人間佛教讀書會」,會變成「全民讀書會」,一定有這一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