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人物26 金獎影帝 安東尼‧霍普金斯的虛實人生

文/楊慧莉  |2021.05.15
2701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上個月,實力派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以二度獲得金獎影帝的殊榮,再度成為媒體焦點。從影大半輩子,霍普金斯演技精湛,有目共睹,但其人生並非如其平順流暢的演技般通行無阻。相反的,年輕時,他曾陷入生命的低谷……

走出幽谷
熱情迎向人生


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 1937-),是來自威爾斯的英國實力派演員。二十九年前,他因演出《沉默的羔羊》而成為奧斯卡影帝。今年,高齡八十三歲的他,以《父親》一片再度奪冠,並刷新紀錄,成為奧斯卡影史上最高齡的影帝。

善於演出內心戲

演員飆演技,最難演的恐怕就是內心戲。在這方面,霍普金斯總是有辦法表演得維妙維肖,不僅能讓觀眾很快入戲,還能引發共鳴,觸動情緒。舉例而言,在驚悚片《沉默的羔羊》中,他飾演會吃人的精神科醫師「漢尼拔」(Hannibal Lecter),恐怖角色透過他傳神的演技,讓人看了毛骨悚然。

而今,霍普金斯在《父親》中飾演失智症患者,成功演譯了患者從多疑、焦慮到困惑、憤怒等各種典型情緒,藉此帶領觀眾走進失智症患者的世界,並讓有相同處境的照顧者(通常是子女)看了後心有戚戚焉。

電影《父親》改編自同名法國舞台劇。導演兼編劇弗洛里安‧澤勒(Florian Zeller)表示,改編成電影版本時,心中即浮現霍普金斯的樣貌。換句話說,這是一部為霍普金斯量身訂做的電影,也難怪男主角有著跟演員一樣的名字和年紀。

儘管澤勒把霍普金斯變成男主角的化身,但霍普金斯在演譯「父親」這個角色時,想到的卻是自己的父親,「我已經超過我父親過世時的歲數,我從一開始就能理解安東尼,這就像是在詮釋我父親。」特別是拍到影片最後一幕時,他想起死去的父親。「我想起一個曾經很堅強、很固執的人,變得衰退、消沉且讓人害怕。他很沮喪,卻也不想大驚小怪,我有點像那個樣子。我看到影片中的自己,在兩個女兒陪伴下,知道我父親最後的感受,他當時該是置身於難以言喻的恐懼、黑暗、悲傷和寂寞中。」

意氣風發染酒癮

事實上,失智症患者生命中所面對的黑暗和困頓,對霍普金斯而言,並不陌生。他年輕時也曾遭遇過,只是他的問題不是失智症,而是嚴重酗酒。

二○二○年十二月,在新冠疫情仍嚴峻下,霍普金斯在「推特」上傳了一段影片,紀念自己清醒了四十五年。影片中他透過口述快速的傳播了一個訊息,「今年對許多人來說充滿了悲傷,但四十五年前的今天,我打電話求救,祈求甦醒。當時我的生活是一場災難,我喝到茫,奄奄一息,但我當時收到一個訊息,電話那頭有人問我『想活還是想死』,我說我『想活』。」

幾年前,霍普金斯曾到訪加州大學,對著五百名學生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包括早期為酗酒所苦,以及酗酒問題如何衝擊他早期的電影生涯。

原來,霍普金斯本想當一名鋼琴家,但隨著成長和因緣際會,發現自己有表演天分,於是開始往演藝之路發展。他在抓住一些演出機會後,碰到大明星貴人勞倫斯‧奧立佛(Laurence Olivier) ,爾後加入奧立佛的國家戲劇公司,開始嶄露頭角。之後,他有更多的表演機會,演技漸漸受到矚目和肯定,看似前景大好,但他卻不怎麼快樂,借酒澆愁後,染上酒癮,再加上桀傲不遜的態度,演藝生涯受阻。

那段荒唐歲月,霍普金斯常常又菸又酒,作息不正常,有時酒醉後,也不睡覺,就直接上戲,不僅戲沒演好,更糟的是酗酒時變得很難相處,傷害了很多人。「我年輕時是個可怕的人,我不喜歡自己。年輕、又享有盛名,有點討人厭;常自以為是,要這要那的,不可一世,給大家帶來痛苦。」

戒酒登事業高峰

一九七五年,霍普金斯有一天在鳳凰城的一間飯店房間裡醒來,感到莫名,他不知道自己怎麼會在那裡,也不記得前一晚的事。他感覺很糟,也受夠了這種晨昏顛倒、失序的生活。當下,他決定修復自己的人生,「十多年來,我在摧殘自己的人生,唯有將心魔移除,我才能好好的享受表演。」後來,他打電話給匿名戒酒會,在與一名女士對談後,他的人生翻轉了。女士問他,「為何你不信靠主?」自此想喝酒的衝動就沒再回來了。

回歸正軌後,霍普金斯的演藝生涯發展得很快,演出許多知名電影和電視劇,且獲獎無數,包括電視艾美獎、金球獎終身成就獎、奧斯卡金像獎等。中年時期的代表作《沉默的羔羊》,將他的演藝事業推向高峰,之後繼續出演許多大片,如《長日將盡》等;而今再以《父親》二度稱帝,打敗眾入圍者,證明寶刀未老,「薑還是老的辣」。而新出爐的影帝對表演的熱情始終不變,打算繼續演下去,「我放棄事業就會掛掉,我必須當個老戰士。」

隨遇而安
一切自有命定


人生至此,霍普金斯在演藝事業上締造許多光榮紀錄,而早在一九九三年,即因藝術上的貢獻授封為爵士。

不過,這位演藝界的大人物總是於受訪時自謙,「走上表演之路,是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因為他在校時功課不好,還常遭霸凌。他的老婆後來有機會訪問到霍普金斯的老師,老師說他小時候總是鴉雀無聲,很難如魚得水。後來,他藉由一連串的關係和意外,成為演員,幾年功夫,突然演藝事業起飛,連他都覺得不可思議。

回首來時路

對於自己的成功,霍普金斯未必相信是好運所致,但他相信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說法,「當你到了某個年齡,回望過去發生的種種,會覺得好像有人幫你寫好人生腳本,每件事似乎都彼此環環相扣。」比方說,他當初遇到奧立佛,突然就跟大明星同台演出。一切都是緣分,他一直有這樣的感覺,也不疑有他,感覺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奧立佛當時很賞識他,只是他當時就跟一般年輕演員一樣,自以為是當紅炸子雞,有些跩,並不懂得珍惜。不管如何,事事環環相扣、自有命定的說法,讓人不再自負,覺得自己多了不起,他很喜歡這種感覺。

或許就是這層認知,讓霍普金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還是老老實實的背台詞,善用表情演出角色該有的張力,未曾受年齡的影響。事實上,史上應該沒有哪個八旬演員能夠像他那樣,在演出二○一八年電影《李爾王》時撼動地表。有趣的是,他也跟其他人一樣,驚訝於自己的演藝生涯至今仍堅若磐石。

拒絕被定型

雖然霍普金斯不喜歡「居功」,卻也無法掩蓋他硬底子的功夫。他不是那種喜歡套用「演技方法」的演員,但他會熟讀劇本,然後消化吸收,讓劇本在腦中內化,發生化學反應。這樣的功夫讓他接演幾個「硬漢」角色時,感到精疲力竭,如最近的「李爾王」和罹患失智症的「父親」。

對於演戲,他的經驗是要理解和充分掌握劇本,一旦做到了,就能即興演出;要「真實」呈現,也就易如反掌。如演出《沉默的羔羊》時,熟讀劇本後,他就想「噢,我知道怎麼演出這個傢伙了」,他揣摩出要表現得愈城府、愈安靜,就會愈嚇人。他最受不了有些演員不懂裝懂,深感那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

儘管演活了恐怖食人魔,但霍普金斯可不希望人家看到他,只認得他就是食人魔醫師「漢尼拔」,「我演過很多角色,教宗、總統尼克森等,但我都不是他們,我拒絕被定型。」

作為資深且優異的演員,霍普金斯不吝於提攜後進。他對年輕演員的忠告是「研讀台詞」;與其表現得一副很酷,倒不如認真學習,拿出紀律;表演不是為了拿獎,跟人一爭高下,重要的是全力以赴,拿出你最好的表現。

活著已足夠

看來,霍普金斯不怎麼在意得獎。事實上,對於「得獎」這種入世之事,他有極深的出世想法,「你到達顛峰,拿到奧斯卡,接著會想,『然後呢?』這世上沒有永恆之事,我們都會死,一切都結束了。所有的榮耀等等,其實沒什麼。如果你很幸運的達頂,受到讚賞,也別太認真。你認真了,覺得自己好了不起,你就完蛋了。沒有人是很獨特的,尤其是演員。」

霍普金斯之所以有這般體悟,跟他當年嚴重酗酒有關。那段經歷讓他有如死後重生,也明白生命的虛浮和困頓,讓人衝動的想藉由各種成癮減輕壓力和不快,但結果都是徒勞,且雪上加霜。成功戒酒後,他感到輕鬆自由,覺得「活著」本身就已足夠,「其實我們都明白,大家都不重要;在我們所存在的宇宙,我們微不足道。想到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的義理──我知道我什麼都不知道,就在此刻我感到自由。」

不再糾結於世俗價值後,霍普金斯可以盡情的去做讓自己快樂的事了。除了演戲,多年前,他拾起畫筆,當起畫家。他的作品在多地展出,部分還以八萬多美金(約兩百三十萬台幣)高價售出。

目前,霍普金斯跟妻子住在加州馬里布市(Malibu)。他對後生晚輩的建言是,「凡事都正面以對,不妨拿出冒險精神,都嘗試一下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