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人生

文/慈容法師 |2021.04.25
3336觀看次
字級

文/慈容法師

人與人相處,無論是工作上與同事的共事,平常時與朋友的往來,或是家庭裡與親人的共處,每當遇到委屈、苦惱時,常常都是先怪罪於對方態度、言語、臉色的不友善,或者想要的得不到、討厭的無法遠離,心裡不舒服、不愉快,就慨嘆自己運氣不好,卻不懂得反省自身貪、瞋、痴習氣帶給別人的困擾。

人的一生,小的時候,要依靠父母、師長來教育我們,但是年紀漸長,生活中很多的時候、很多的事情,等著別人來提醒我們是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覺」,能夠自我覺察、自我覺醒、自我覺悟。

假如一個人平常就懂得養成「自覺」的功夫,時刻觀照自己的言行舉止、起心動念,不僅可以增長自己的品德內涵,彼此的相處,也會免除一些由於不自覺而造成的誤會、衝突;多一分自覺,就能少一分煩惱。

自覺,看起來是跟個人有關,實際上影響的範圍甚廣;自覺,不僅對個人有益,也能使身邊的人事因緣獲得改善,不容小覷。那麼,人生究竟要自覺什麼呢?在這個世間上,所有一切都是無常變化的,而所謂「心隨境轉」,人的心也很容易受外在的影響而起種種變化。因此,人要自覺的內容就很多了。比如:平時的應對進退,我是否沉著穩重呢?情緒上來的時候,我是否能夠安忍,設法化解呢?面對各種陋習,我有虛心受教、改進嗎?遭遇困難挫折,我可以吃苦耐勞嗎?與人共事,我有講究誠信、仁義嗎?待人接物,我有慈悲、愛心嗎?交誼往來,別人給我因緣,我是否也有給人因緣呢?諸如此類,我們都應該要懂得「自覺」,自我覺察反省。

星雲大師在《人間萬事‧自覺》一文中,針對人生要自覺什麼,特別提出六點意見:

一、自覺自己的能力不夠。

二、自覺對人有所不起。

三、自覺自己的悲心不夠。

四、自覺自己的願力不堅。

五、自覺待人不夠真誠。

六、自覺耐煩不夠。

在文章裡,大師開宗明義告訴我們「自覺教育」的重要性:「在許多教育當中,『自覺的教育』最為重要。佛陀之所以成為覺者,就是他能『自覺』,而後『覺他』,最後達到『覺行圓滿』。」同時也指出「自覺」的好處:「有了自覺,就會自動自發、自我要求、自我解決;吾人能自覺、能發心,學習必定更容易進步。」

佛教所謂「修行」,就是要修正自己的行為,而在修正行為之前,首要具備的就是這個「自覺」的能力。誠如大師在另文《貧僧有話要說‧我訂定佛教新戒條》裡說到的:所謂自覺,在學習之初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自己不自我覺察、不自我覺醒,講者諄諄、聽者藐藐,再好的良言善語,你也沒有受用啊。所以,我最早的教育,都告訴每個人要依照佛陀的「自覺教育」。

大家不妨就著星雲大師所提的六點「自覺」內容,先做個自我檢視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