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經 文/人間社許貞慧 |2021.04.18 語音朗讀 469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妙暢法師 圖/人間社李易峻妙展法師 圖/人間社李易峻妙貫法師 圖/人間社李易峻 文/人間社許貞慧「法寶講座:智慧花開」,四月十一日於法寶堂舉行,以星雲大師著作《佛法真義》書中的「天下第一經」為主題,由佛光大藏經史傳藏編輯妙貫法師主持,佛光山司庫室副主任妙展法師、佛光山慈善院職事妙暢法師與談。內容提及《般若心經》雖只有二百六十個字,卻是大乘般若的核心,賅攝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光一個「心」字,就已道出宇宙的中心和人生的真心,是成佛的指南、利生的法寶。妙貫法師首先就〈天下第一經〉文章討論,分析各宗教經典的根本教義及普及性,為眾說明為何《般若心經》堪稱「天下第一經」,明白揭示出《心經》深徹世間的真理,能使人通往真善美境界,並具有遍一切時空的普及性,可作為普世精神指標的經典。以《大智度論》的「五度如盲,般若為導」,勉勵大眾善用《心經》的空性慧,深觀五蘊的不實,洞悉世間萬法皆由因緣所現,進而不執著於世間萬物。以元曉大師「甘泉與屍水」的故事,說明「心生故種種法生,心滅則龕墳不二」,若能去除相的執著,了知世間的真空妙有,就能自在生活。妙貫法師強調要具備般若空慧,需從緣起的現象中體悟出空性,唯有泯除一切相,才能證到空,方能了知一切萬法是無恆常、無獨存、無主宰性的,如夢幻泡影不可得。以月亮的變化說明,月有陰晴圓缺,但體性無增無減,眾生應學習菩薩以空性慧的法眼,了悟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空性。當自身能透澈「緣起」,即能明白世間萬物真相;懂得「無我」就能融入大眾;明白「空性」即能真空生妙有;證悟「般若」人生才能自在,不被束縛;圓滿「涅槃」即能究竟人生的真善美境界。妙暢法師為眾詮釋經名深義,所謂「摩訶」即大、多、勝,說明《大般若經》的偉大殊勝功德;「般若」則可分為「正見、緣起、空、般若」四種修行次第;「波羅蜜多」即是從此岸度到彼岸;《心經》是大乘佛法的核心要義,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以此修行,即能成就菩薩道。妙暢法師敘述玄奘大師西行取經,要橫度八百里流沙,危難之際以持誦《心經》為依靠,度過險厄;說明我們應隨時觀照自心,明白「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生活中的每一個念頭生滅,造就生命的輪轉,可學習以「發願」轉化諸苦,以空性智慧面對一切外境考驗,就能從「迷」轉「悟」,從痛苦變為快樂;以六度做為實踐方法,安住在佛法上,圓滿生命。妙展法師進一步說明《心經》的總綱,「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法師帶大眾思惟,為什麼我們想要離苦得樂,卻常常有許多煩惱?生活中煩惱的根源,來自以自我為中心的「愛我執」,若能改變思惟方式,領略緣起性空,明白彼此互為因緣,人我是一體的,便不會自高自傲,而能時時生起自我覺照的力量。要如何轉凡成聖呢?妙展法師引述《入行論‧第八品》:「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指出一般人的心裡往往只為自己著想,所以煩惱不斷;而佛陀心心念念將大眾放在心上,無有罣礙的洞察世間苦難,以大悲心利益眾生。勉勵大眾要改變「有我」的思惟方式,以《心經》的教導來破除我執,學習菩薩的悲憫,長養菩提心,懂得何謂照見五蘊皆空,做個覺有情的眾生。妙貫法師最後以《心經》的「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與眾共勉,浮生如夢,把握因緣,及時修行,善用般若空性智慧,快到解脫的彼岸去,成就圓滿佛菩提,祝福大家時時耕耘心田,四季常開般若之花。 前一篇文章 【紅塵禪煙】 通 暢 下一篇文章 自覺人生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人間燈】生命的領悟 【人間佛教行者】許珍蓉 榮獲「2025年女性成就獎」【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創新弘法 打開佛教界大門 作者其他文章【福慧故事】 從服務走入佛門【福慧故事】 以忍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