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佛光山為都會型弘法道場。圖/佛光文化提供
圖/佛光文化提供
文/慈容法師
溫哥華佛光山可謂是「紅塵中作道場」;建寺二十年來,秉持佛光山「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四大宗旨,在學佛風氣澎湃、寺院道場林立的溫哥華用心辦道,努力行佛,實屬難能可貴。
近年來,更遵循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弘法需要教育、進步、創新」的開示,在文化、教育、慈善、共修四大方向,都有著突破性的進步。
尤其為慶祝溫哥華佛光山二十周年所舉辦的一系列活動:素齋談禪、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展、心培和尚植物公園講座、戶外山水禪精進修道會……等活動,更是讓佛教走出去與社區結合,與群眾連結在一起;不僅擴大活動的寬度與廣度,也提升了佛光人的宗教情操與生活內涵;更是「人間佛教」生活化的精神展現。
二十年的歲月,足以讓一個人成長。溫哥華佛光山和佛光人在過去的二十年,僧、信二眾同心協力,積極將佛法由寺廟帶到家庭、帶到社會,今後更期望大家能夠將佛法落實於生活,修持與慧解並重。希望大家都能涵養「知足淡泊」的性格,擁有「慈悲包容」的心胸,學習「提放自如」的灑脫自在,圓滿「無私無執」的人格,佛光會員和義工在法師的帶領下,彼此更緊密的結合。
佛光山是屬於十方大眾的,溫哥華佛光山身處多元文化的加拿大,期許繼續朝向佛教本土化的目標努力,加強信眾教育,培訓多種語言的佛光義工,接引更多的人認識與了解人間佛教,共同建立「自心和悅、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人間淨土。
——〈二○一四年溫哥華佛光山建寺二十周年賀文〉
(摘自《活出生命的豪情》,佛光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慈容法師
台灣宜蘭人。因參加雷音寺佛教青年會、歌詠隊、讀書會,對佛教生起信心,1954年皈依星雲大師,並跟隨大師環島佈教弘法。1969年依止星雲大師出家。
1974年負笈日本,於京都佛教大學專攻社會福祉學,畢業後回台服務。歷任大慈育幼院院長、佛光山慈善院院長、《普門》雜誌社發行人、佛光山教育院院長、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以及北海道場、普門寺、台北道場、美國西來寺、金光明寺等道場住持。
現任佛光山傳燈會會長、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佛光山慈悲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人間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佛光山電視弘法基金會董事長、佛光大學董事、南華大學董事、均頭國民中小學董事會董事、佛光山人間大學總校長、國際佛教翻譯中心發行人、《人間福報》美洲版發行人等。著有《自覺人生.莊嚴身行》、《我看美國人》、《幽蘭行者》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