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央氣象局科普網
從高處俯瞰被雲霧圍繞的城市,其中若隱若現的高樓大廈,是否讓同學覺得這一刻似乎來到了人間仙境?近年來因為空氣汙染而出現霧霾危害的問題,你是否能夠分辨這種讓人一秒成仙的天氣現象,究竟是乾淨的空氣──霧?還是對身體有害的──霾?
難道一定要出門才能判斷霧霾的存在嗎?當然不!為了預測當天的空氣品質與天氣狀況,我們可以從中央氣象局提供的衛星雲圖來進行判斷。首先簡單介紹:
霧(fog)是由眼睛不易分辨、極其細微且密集的水滴組成,懸浮於接近地面的空氣中。當霧出現時,彷彿眼前蓋上了一層半透明的淺灰色,使我們最多只能看到1公里遠的距離。
霾(haze)則是由懸浮在空氣中、眼睛無法辨識的塵埃或鹽類等非吸水性固體微粒組成。一旦空氣中出現霾,會造成嚴重的視線干擾。霾使得明亮的天空呈現黃色或橘紅色,而遠處暗色的物體則變成了淡藍色。
霧或霾對於太陽光的反射強度,就有很大的差別。霧由小水滴組成,能反射陽光,小水滴愈密集霧愈濃,反射的陽光愈強,因為沒有上下的對流運動,所以在可見光雲圖上,霧會呈現表面平滑的白色,很好發現。
如果想利用可見光雲圖看到霾的存在,卻有一定的難度,因為霾的組成粒子不易反射陽光。然而,拜科技進步所賜,我們現在已經可以很容易地,在衛星雲圖上分辨霾是否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