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利鳴個喇叭 讓異鄉人成同鄉人

文/淳恩 圖/楊萬利提供 |2021.04.10
3215觀看次
字級
楊萬利鳴個喇叭讓異鄉人成同鄉人。圖/楊萬利提供
華新街的市容,猶如緬甸的街市。圖/楊萬利提供
午茶時光,品嘗各式南洋點心。圖/楊萬利提供
不畏辛勞四處演說傳達緬甸文化。圖/楊萬利提供
帶小朋友認識多元文化,減少族群誤解和歧視。圖/楊萬利提供
請夥伴示範如何穿搭緬甸傳統服飾。圖/楊萬利提供
新北潑水節盛況空前。圖/楊萬利提供
兒時照片。右二為楊萬利,左一是楊媽媽。圖/楊萬利提供

往年4月中旬,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都會舉辦盛大的「潑水節」,屆時不但有來自各地的東南亞朋友,齊聚一堂互相潑水祝福,甚至還會有上萬名台灣年輕人,主動加入互潑,和東南亞朋友共享節慶的歡樂。

今年受到疫情及水情影響,「潑水節」暫停舉辦,卻不影響華新街從一條名不見經傳、老舊灰暗的小街巷,變成如今遠近知名、熱鬧繁華的南洋美食街,而這個驚人的社區改造成果,是街區一群長輩和「Mingalar par(鳴個喇叭)緬甸街!」創辦人楊萬利,長期持續共同努力的成果。

賣破酥包兼文化導覽

10歲時隨家人來台定居的楊萬利,如今嫁為台灣婦。每天清晨,楊萬利在華新街,熟練的幫媽媽捏起雲南家鄉點心「破酥包」,下午,她搖身變為華新街導覽員,為外地造訪的團體,導覽關於緬甸街的點點滴滴。「對我而言,華新街不只是一條尋常的街,更像是緬甸的縮影。」

1967年緬甸爆發嚴重的排華事件,許多緬甸華人為避禍移居來台,先後在同鄉牽引下,搬到華新街定居。離鄉背井,資源匱乏下,不得不靠打工或賣家鄉料理維生,形塑出這條小街相當特殊的在地文化。

從沿路飄香的南洋香料,招牌上的緬甸地名,耳邊傳來異國語彙及口音,口中品嘗著不曾吃過的小吃和飲料,觸目可見南傳佛教的宗教活動,在在吸引各地遊客來訪……幸運的話,還會巧遇楊萬利生動活潑的導覽隊伍,讓人猶如身歷其境,置身當年緬甸游擊隊和軍政府雙方戰火隆隆、槍聲咻咻的混亂場景……  

整個家族的離散故事                                           

楊萬利坦言,當初之所以會擔任「緬甸街」導覽員,是受到在附近「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總編輯張正積極鼓勵。一開始,楊萬利並不確定自己能否勝任,但每個聽過楊萬利導覽的人,都覺得她天生就是一個會說故事的人。 

「最初,我只會從華新街看得到的東西介紹起,像是食物、招牌文字或是佛堂……說來說去都是一些浮光掠影的瑣事。」為了讓人對緬甸街的文化有深刻印象,楊萬利決定串連爸爸媽媽家族遷徙的故事。「多加了家族如何從緬甸撣邦連根拔起,重新移植到台灣的過程,驚險又高潮迭起,整個導覽變得好聽又有內涵」。
 
在異鄉生根成新故鄉

在逐漸拼湊家族故事的過程,楊萬利也直面成長過程中的傷痕。1970年,楊父先帶著較年長的4個孩子來台灣討生活,母親則留在緬甸拉拔較幼小的4個孩子,之後全家人才陸續來到台灣。 
 
「由於台灣並不承認緬甸的學經歷,40多歲的爸爸來台後謀職困難,只能到工地做工。」楊萬利回想諸多原本是大老闆的長輩,飄洋過海來台後,不得不做粗活求生存,唏噓之餘,更多的是心疼。

在艱困的環境中,大人為了討一口飯吃,把汗水與淚水,混合著家鄉料理和奶茶,一併吞下肚;小孩子在校園中,面對艱深的課業及同儕歧視,則無奈的變成弱勢邊緣人。   

求學傷痕曾歷久彌新                                     

「當時我的九九乘法表只背到8,常常連考試題目都看不懂,零鴨蛋成了家常便飯。」楊萬利成績雖差,還是拚命想贏得老師的認同,因此每一次只要老師需要小幫手,她都會第一個舉手,但往往因為基礎程度不佳,落得在眾目睽睽下,被老師指責「楊萬利,妳真的很差勁」,讓她心中從此留下陰影,長大後每每想起仍淚眼婆娑。

兒時的委屈和無奈,並沒有隨物換星移改善,多年後,當兩個朋友跟楊萬利說起想將孩子轉學,理由是「原本的學校有太多外配小孩,他們的素質都很差」。當下,楊萬利耳邊彷彿又聽到當年老師對她的怒吼和嘲諷。「當聽到朋友說外配的小孩素質都很差時,我真的很難過,即使過了這麼多年,台灣社會竟然還是有許多『小楊萬利』被人歧視著。」

沖淡成見也減少歧視

楊萬利說,其實環顧當年來台的緬僑家庭,如今大多有了第二代、第三代,受惠於台灣整體教育風氣佳,年輕世代學習速度快,諸多優秀的緬僑後代,早已成為台灣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很多無形的歧視,根源於不了解,所以歧視才會永遠存在。」為了改變這種根深蒂固的歧視,也為了不讓華新街的生命故事成為塵封的記憶,楊萬利申請通過信義房屋贊助的「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開始了斜槓人生,不畏辛苦導覽解說,透過口說保存歷史,讓更多人了解緬甸街,藉以沖淡成見、減少歧視。

如今,她化身記者訪談緬僑,統籌出版一份中緬雙語的《Mingalar par緬甸街》社區刊物,並在podcast播客平台上,製播廣播節目,講說關於華新街的人文歷史和故事,且不計路途遙遠,透過更多的講座與分享,讓華新街獨有的緬甸文化被更多人看見。而她,也在付出的過程中,找到生命的座標,療癒了兒時的創傷……

塵封記憶  終於見光

為了記錄華新街居民的生命故事,楊萬利多年前起,著手訪談街上那些看她長大的店家,沒想到一開始就碰壁,認識20多年的老鄰居,竟然拒她於千里之外,甚至不惜翻臉趕人。

「其實真的不能怪這些長輩。畢竟,他們早年曾經生活在政治和經濟動盪之中,要他們說出自己的經歷和感想,難免讓他們以為是政府在做『調查』,絕對不是什麼好事。」楊萬利不得其門而入,決定從自家人開始拋磚引玉。

《Mingalar par緬甸街》創刊號,封面故事〈包著青春的破酥包〉,講的就是楊萬利媽媽的故事,由於故事真實且說出大家共同的心聲,街頭巷尾的鄰居爭相閱讀,終於讓更多人願意訴說自己的過去。

《Mingalar par緬甸街》第2期,報導的是一位阿姨,年輕時一心想要來台灣,卻不被家人支持;到了台灣想開個店面做生意,也被家人澆冷水。刊物出版後,阿姨歡歡喜喜地將雜誌寄回緬甸,多年來的生命歷程,終於讓遙遠的家人「看見」。雜誌不只讓更多台灣人了解緬甸文化,也讓許多緬甸社群接觸到台灣。

2017年和2018年,楊萬利兩度回到緬甸,彷彿「穿越」回父母親當年的時空,但楊萬利強調,她不是為了尋根。

「沒有失根,怎麼會去尋根?」事實上,不論外人如何看待「新二代」,楊萬利始終認為,在多元文化融合的過程中,自己「本來就是台灣人,只是爸媽的故鄉在緬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