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經濟利益與外交政策的拔河

 |2021.03.29
2848觀看次
字級

歐盟日前宣布制裁中國大陸四名新疆官員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是自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後,首次以人權問題對大陸採取這類措施,英美加亦跟進制裁,中方隨即對歐盟十人及四個實體反制裁,如今又瞄準英國,接著還可能針對美國和加拿大,顯示美中阿拉斯加「對罵」後,後續效應正不斷擴大。

歐盟和美英加的制裁,被視為美國拜登政府結盟抗中的第一槍。但大陸也不是省油的燈,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二十六日就在記者會上直指美國是幕後黑手,二○一九年背後策動指揮香港反修例風波,現在又把手伸向新疆。說明北京已認定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繼「以港亂華」之後,又想「以疆制華」,因此必須強力反制。

除了官方的外交對抗,這一波制裁風波還延伸到民間商業領域。瑞典成衣品牌H&M因為曾聲明不再採購來自新疆的棉花,首先被大陸網民發起抵制。H&M隸屬的「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去年十月就認定新疆持續遭受「強迫勞動」與「侵犯人權」,禁止其成員使用新疆生產的棉花。連帶BCI其他成員包括美國Nike、德國adidas﹑西班牙ZARA﹑日本UNIQLO等國際品牌,通通成為抵制對象,許多代言的藝人紛紛宣布與上述品牌解約,畫清界線。

最先發動這波抵制的是中共共青團中央,先在二十四日早上十時四十八分發出第一條微博,指控H&M「一邊造謠抵制新疆棉花,一邊又想在中國賺錢?」接著又發布「新疆棉花不吃這一套」紅底白字配圖。這張圖被許多大陸網友瘋傳並揚言抵制。其後,多家大陸官媒都對H&M發動攻擊,電商平台下架H&M的商品,跟著多個國際品牌也相繼「中槍」。

為什麼H&M將近半年前的聲明在當時沒掀起一絲漣漪,現在卻被翻舊帳引發軒然大波?專家分析可能跟中歐全面投資協定談判有關,去年底中歐雙方談判進入最後階段,為了避免破壞談判氣氛,因此當時新疆棉事件被冷處理,現在則在外交的總體策略下,要藉此展現強硬立場警告歐盟及美國等國家。

北京顯然吃定這些國際品牌,不可能甘於放棄大陸市場,最後必定會表態屈服。 而且經過這番風波後,大陸人民愛國情緒更為高漲,光是新浪微博轉發的「我支持新疆棉花」標籤,已有三十六點六億的點閱量。但民族主義情緒是一把雙刃劍,眼前最值得關注的是,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會否因此夭折?

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原被視為大陸離間美歐關係的妙招,但上周歐洲議會已經取消了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審議會議,歐洲議會第二大黨團社會民主黨團更表明,除非中方解除對歐洲議會議員的制裁,否則不會討論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歐盟發言人也強調:「歐盟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必須捍衛我們的價值觀。」

其實這就是一場價值(Value)和價格(Price)的拔河,歐盟對新疆制裁是基於捍衛人權價值,大陸則是藉市場的誘因,不許其兩邊得利。現在雙方都已進入「極限施壓」,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最終能否簽署落實,將是這種策略的成敗指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