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指揮中心規畫和帛琉的旅遊泡泡,首發團即將成行,帛琉總統惠恕仁也計畫二十八日包機訪台。在全球疫情肆虐下,首度開放出國觀光,對極盼出國旅遊的國人,是一項好消息。唯目前各國都在積極因應的疫苗施打政策,我們卻還沒有開始,而第一批進口的AZ疫苗又發生諸多疑慮,疫情中心不宜只顧內宣,而應務實面對防疫工作。
旅遊泡泡是兼顧防疫與經濟的作為之一,一方面有限度的開放雙邊旅遊,讓觀光產業能夠帶動景氣復甦,一方面也可以紓緩因為疫情而無法出遊的壓力。由於疫情仍然嚴峻,目前只有極少數國家有互惠的開放旅遊泡泡,如澳洲和新加坡。疫情指揮中心選擇帛琉作為旅遊泡泡的首例,乃因帛琉沒有疫情,其相關的防疫措施也泰半由我國提供,去帛琉旅遊風險相對低。
由於帛琉不是國人旅遊的首選目標,有興趣前往旅遊的人數不會太多,反而是交通部正在努力的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國人前往旅遊的更多,尤其是日本。因為各國疫情不同,和我們的交誼也不同,要談成旅遊泡泡並沒有那麼容易,新加坡的疫苗施打的人數將近四十萬人,日本從二月中旬開始針對四萬醫護人員施打,越南進口疫苗的進度也超前台灣,如果覆蓋率不足,別的國家不會有意願和我們洽談旅遊泡泡。
儘管第一階段的防護措施,台灣的感染病例不到一千,死亡人數只有十例,和其他國家相比都是屬於低的,號稱防疫前段班,但由於篩檢人數不多,不像其他國家普篩,如果要談旅遊泡泡,其他國家也會擔心,這可能是我國和其他國家不容易談成旅遊泡泡的原因。
所以,無論是從防疫成效或是疫苗的施打覆蓋率方面,台灣雖然自覺良好,在國際間卻沒有受到十足的信賴。問題在於防疫中心和政府都只會作大內宣的工作。其實,我們的防護網破洞百出,隔一陣子就有一些出國者被驗出感染的案例,說明我們的檢測有問題。至於疫苗的採購作業,防疫指揮官更是諱莫如深,一下子說我們可以在幾星期內拿到幾萬劑,一下子又說我們何時可以施打,但是時間一到,都證明只是空包彈。
現在AZ疫苗在國際間出現血栓的案例,許多國家都相繼宣布暫停施打,但我們的防疫中心卻決定依照原計畫準備下周開始施打。站在國民健康的立場,沒有確切的把握就不應冒險,指揮中心還是等待歐洲的調查結果出爐後再施打不遲,反正都已經等這麼久了,而且進來的數量也不多。
儘管到現在感染案例不多,但不代表沒有第二波反撲的風險,現在國人多已鬆懈,大型的聚會不斷,指揮官陳時中還經常去主持開球,參加大型聚會活動,防疫工作似乎也鬆懈下來。而疫苗的採購工作,除了進來的十一萬劑AZ,至今沒有下文,各國早已經部署完畢,連越南分七批二千二百萬劑的進度時程都清清楚楚,只有我們防疫中心到現在還含糊其詞。
台帛旅遊泡泡固然是一個開始,但不能只有開始就結束了,畢竟帛琉不是拿來作內宣樣板的,要想再踏出第二步,防疫中心要做的事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