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出刊的《天下》雜誌,封面故事報導台積電業績會再飆三年的祕密,預估這家公司二○二三年的營收將直衝兩兆元台幣。如此樂觀好評,源於台積電不斷精進晶圓製造技術,即將完工的苗栗竹南先進封測廠,將是全球最貴的封測廠,也是未來甩開英特爾的祕密武器。這座先進工廠位於竹南鎮大埔里,就是十一年前發生大埔事件的場域。
隔周三月四日上午,蔡英文總統偕同客家事務委員會和苗栗縣首長,同赴大埔事件中遭拆屋的張藥房原址,探視重建新居的主人,贈送水果祝賀新年快樂。當年苗栗縣政府執行擴建竹科竹南基地區段徵收計畫,利用抗拒徵地的自救會成員赴台北陳情時派工拆屋;之後反對徵地的張藥房老闆殞命,事件升溫成社會運動,再經行政、司法程序補救,多年後張藥房家人終於在拆屋原址重建樓房安居。
古月今塵世事無常,回顧當年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已無土地供企業建新廠,必須開發周邊土地,滿足產業需求;與當今政府爭取海外台商返鄉投資,須處理缺地問題,是同樣任務。苗栗縣政府報准徵收大埔農地,是借鏡新竹縣區段徵收竹北農地的前例。
新竹縣市分家時,縣政府遷治竹北,如僅徵收機關用地,孤零零的官署必難盡地利。採區段徵收,雖擴大徵地面積,影響更多地主;但能細分出住、商、學校、公園用地,創造功能齊整的新市鎮;原地主也能配還更值錢的自用地。執行過程中,抗徵民眾闖進地政科長辦公室丟雞蛋,縣長卸任交接日,仍遭抗徵者圍堵跳上座車引擎蓋踩踏。但竹科產業帶動竹北人口逐年遞增,房地產翻倍增值,高樓連棟起;取代了綠蔭鄉道、小橋流水。
竹南大埔的變貌極似竹北,農地重畫後,半導體關連產業進駐,台積電購入十四餘公頃土地,去年七月動工興建先進封測廠。建商看準隨產業移居的人口會增加,商機大,道路兩側已新建高樓和透天大宅,房價躍進,被形容是全苗栗最現代感的住宅區。原來務農的業主得到增值之利,但失去田園生計。徵地過程中,縣長劉政鴻被丟鞋砸臉,各路抗徵人眾指控他毀農圈地,今日拆大埔,明日就拆政府。
撫今追昔即知正義有時空相對性,政府執行公權力尤應胸懷悲憫。張藥房老闆買三角窗土地開業,本是有利位置,豈料兩側道路接連拓寬,二十多坪房屋一拆再拆,只剩六坪還要拆,業主哀嘆無告之情可想而知。公權力當時的考量是引進科技產業有利地方經濟,絕大多數業主已同意徵收,為公平正義必須執行原案,致發生憾事,重挫政聲。
當年標榜土地正義,從校園、社團、黨政集結的抗徵人眾,指控大埔區段徵收是為政府財務擴大徵地,傷及無辜,風起雲湧地全面否定苗栗縣政府為產業解決土地荒的正當性;如今看到大埔產業聚落與新市鎮成形,將移入高所得納稅人,產官民三方均受益,自命正義者何以為言。
蔡總統溫情關懷大埔張藥房的家人,與台積電大埔先進封測廠受舉世業界觀注,提醒當今政府施政時,忍氣比恃權強行合宜;自命仗義實為縱情者,可能難通過時間檢驗。建議台積電參考蔡總統行止,在大埔封測廠落成啟用日,向劉政鴻前縣長致意,以慰成就事業背後的心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