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的冬日,當萬物一片黧黃,寒風凜冽的菜園裡它卻益發盈煌發翠,尤其農曆年前,應過節之需,大宗的攤晾在主婦面前,等著長年菜上桌,新年的味道被瀰散開來,而這也是我生命裡,記憶幫我定義的過年的味道。圖/楊祖宏
芥菜的冬日,當萬物一片黧黃,寒風凜冽的菜園裡它卻益發盈煌發翠,尤其農曆年前,應過節之需,大宗的攤晾在主婦面前,等著長年菜上桌,新年的味道被瀰散開來,而這也是我生命裡,記憶幫我定義的過年的味道。圖/楊祖宏
文/蔡招娣 料理示範/林寶秀
芥菜的冬日,當萬物一片黧黃,寒風凜冽的菜園裡它卻益發盈煌發翠,尤其農曆年前,應過節之需,大宗的攤晾在主婦面前,等著長年菜上桌,新年的味道被瀰散開來,而這也是我生命裡,記憶幫我定義的過年的味道。
「記憶,不只關於過去,它還決定未來。」我很喜歡電影《記憶傳承人》裡面的這句對白。
兒時農村的四季,輪迴著各種美麗的人情味,長長的夏天,黃昏的門口除了紅霞滿天,總是充滿農家歸人順道餽贈的情感厚味,豇豆、絲瓜和瓠瓜,就這樣在溽暑裡3道輪迴在每家每戶的餐桌上。
而霜降的臘月,卻是一年裡我最喜歡的季節,因為看完廟口收冬戲之後,醃鹹菜的好鄰居總動員,每一年都會在我家晒穀場和屋簷下上演,5、6個家庭大大小小幾十個人,難得在農忙後享受著歡快的合作氣氛,各自把他們晾晒在我家門前的芥菜,搬到屋簷下,爸爸則從屋裡抬出一包在農會買回來的粗鹽,俐落的拉出一根棉線,布袋口就瞬間打開,大家的媽媽開始在大臉盆裡的芥菜上撒鹽,並使勁搓揉。
當芥菜開始轉暗綠色略帶透明感之後,大孩子就抬著它們整齊的放進大醃缸裡,學齡前的我們,則負責赤腳在上面踩踏夯實。每天四野亂竄,腳上早已傷痕累累的我們,竟忍得住鹽巴鑽進傷口的疼痛,嘴裡雖哇哇叫痛,心裡卻希望這一天的落日別太早到來。美好溫暖,我在小小年紀就祈禱它永遠日不落。
我還在芽苗階段的童年農村生活,教會我看見和諧在集體勞作時所產生的力量,在往後的職場人生,它因此成為我在人事主管身份上的護身符。芥菜種子在耶穌口中是天國的象徵,暗喻種子雖小,卻包含無限生命的可能;每一個全新的生活歷程,就是一枚芥菜子,不論好壞,當你回眸,它都可能成為一份記憶裡的美好。
芥菜盛產在12月至隔年1月,直到春花燦爛,它就在季節中退場。這些年,圍爐的餐桌少了父親的位置,雖然長年菜的桌上沒有地久天長,但它曾流動在家族幾代的老味道,卻經年長在,像一條臍帶,把我從出生到現在的幸福串在一起,它多少曾撫慰過我的鄉愁。
簡單的食材雖歷經歲月,依然堅守滋味毋須雕琢,卻讓人繾綣想念,或許是因為老味道在曠闊的時空裡,薈萃了往事,記憶裡永遠有一個它重要的位置。
食 材
包心芥菜1顆、鴻喜菇、白菇各半包、玉米筍1包、紅彩椒1顆、薑5片
調味料:醬油膏1大匙、鹽1小匙
玻璃芡:香油1/2茶匙、白胡椒粉1/4茶匙、開水100c.c.、鹽1茶匙、糖1茶匙
作法
1所有食材洗淨,將芥菜依其弧度修成船型、紅彩椒切丁備用。水中加入薑片和1小匙鹽,滾沸後分別放入芥菜汆燙10分鐘、玉米筍燙1分鐘、紅彩椒丁過水燙一下即刻撈起。
2將油和薑片一起下鍋煸香後,放鴻喜菇和白菇炒3分鐘,將醬油膏從鍋邊倒入熗香,快速拌勻後撈起,待涼後放進小碗裡夯實壓緊。
3「玻璃芡」:將香油在鍋中燒熱,再加入開水燒開後,放入糖和鹽調味後盛起。
4將作法❷碗裡的菇,倒扣在盤子中間,再將芥菜和玉米筍錯開擺盤後,將紅椒丁沿著菇的邊緣均勻放入,最後在芥菜和玉米筍上面淋上「玻璃芡」即可。